潮商潮事

当前位置/ 首页/ 潮商潮事/ 正文

汕头: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出炉

\

传统舞蹈麒麟舞是南澳县深澳镇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始于明清时期,成为每年深澳元宵庙会的重头戏。其程式为“麒麟踏八宝”,以麒麟寻青、惊青、出洞、洗须、吐火、耍尾等部分组成。深澳舞麒麟是海岛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融渔灯、舞蹈、音乐、造型艺术于一身,以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观赏性强,成为海岛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体现了海岛群众旺财理想。

 

\

金漆画是潮汕地区民间传统美术之一,至清乾隆年间已形成独特而又完整的民间装饰绘画艺术体系。陇美金漆画是潮汕金漆画重要的一脉。现存陇美村的金漆木雕大寿屏,制作于清光绪十二年,为陇美人胡辉和胡耀南创作。陇美金漆画是在漆面上用金粉创作的画,其流程是:漆板制作,构图,上红漆,扫金等。其技法以中国画工笔重彩中的渲染手法,产生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

外砂织席技艺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外砂人在传承保护该技艺基础上,发明了色席和印花席的织造印染技艺,使整个织席业进入规模化生产,并出口远销东南亚和美国旧金山的潮人生活区域。外砂织席技艺是一项纯手工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流程完整,具有浓郁的潮汕民间传统特色,充分体现潮汕人勤劳智慧和心灵手巧。

 

\

古汉礼,男子二十岁“加冠”,女子十五岁“及笄”,以示成年。潮汕地区古代的成人礼——“出花园”,是十五岁(均计虚岁)的男、女孩子,在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举行的成人礼,

表示孩子已经成人。此习俗相传于明代嘉靖十一年潮州状元林大钦(1512—1545年)孩童时“穿红皮木屐”、“吃鸡头”的故事有关。“出花园”作为潮汕地区的人生礼俗。

 

\

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阳河溪“华阳珠珍古庙”始创于明嘉靖年间。“珠珍妈祖”圣诞日(每年农历6月6日),举行珠珍娘娘信俗活动,并不定期举办妈祖莲驾巡游庆典信俗活动。华阳珠珍娘娘信俗是中华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潮汕地方特色,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

 

\

珠绣起源于唐朝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珠绣早在明、清时期已广泛盛行于潮汕民间,从民间戏剧舞台上珠光宝气的戏服,到妇女的头饰、衣服等,无所不有。珠绣品是由一粒粒的珠粒串绣而成的,其纹样基本以图案形式,强调装饰效果。珠绣工艺是潮汕传统优秀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美学、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

朥饼,也叫糖饼,是潮汕特产。贵屿朥饼,始创于明朝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首创贵屿朥饼的是贵屿薛源合糖饼店,数百年来薛源合家族代代相传朥饼制作技艺,经过明清、民国和近代、当代的不断完善,结合宫廷美食的制作技艺,以及海滨区域的饮食习惯,博取众长,自成一派。贵屿朥饼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和浓厚的乡土文化。

 

\

橄榄菜等潮汕杂咸的制作技艺,在潮汕地区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潮汕橄榄菜是以潮汕地区盛产的芥菜、橄榄,经盐渍发酵、煮制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色、香、味俱佳,具有独特的潮汕风味。潮汕橄榄菜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膳的功效;随着潮人远涉重洋而远销海外,对海内外潮人的文化认同起到纽带作用。

 

\

壁画是我国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潮南区胪溪壁画由来已久,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胪溪壁画广泛应用于潮汕农村的传统民居、寺庙、祠堂建筑和民用家具装饰中,吸呐潮汕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乡土艺术特色,体现潮人的忠孝、仁义博爱的乡土民俗文化特征,对研究潮汕古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

李家教拳系属莆田少林寺内馆护寺武功,问世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流传于兴梅及潮汕一带,昔年已远传香港、泰国等地,现传于东南亚各地及法、英等地。潮汕李家教拳至今近一百五十年历史。精术堂武馆传承研究发展李家教拳至今近八十年历史,至今已五代,一招一式保持原有真传,不渗入其它拳种,在武术史上堪称“原生态”、“活化石”。

 

 

       近日,汕头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鲜出炉,深澳麒麟舞、精术堂李家教拳、胪溪壁画等10个项目被列入新一批“非遗”名录,共涉及传统舞蹈、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五大类。


       据悉,自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先后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公布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申报工作共受理各区县和市直有关单位推荐申报项目11个,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区县一级的非遗名录。经过初评、专家评审和联席会议等环节,将深澳麒麟舞、精术堂李家教拳、胪溪壁画、潮汕橄榄菜制作技艺、外砂织席技艺、珠绣、陇美金漆画、贵屿朥饼制作技艺、出花园、华阳珠珍娘娘信俗这10个项目列入了第四批“非遗”名录推荐项目。7月24日至8月13日,相关公示发布在汕头市政府网站、市文广新局网站,并张贴在市文广新局公开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在公示期间没有收到不同意见。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汕头市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保护”的工作方针,采取切实有效方法与措施,扎实做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上新出炉的这10个项目,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9项、省级名录项目23项、市级名录项目43项;评定并公布两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1人,其中6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潮阳区、澄海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本版撰文 汕头日报记者 孙欣欣


       

       【责任编辑:许少丽】\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cccb168 或查找公众号 北京潮商会微刊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