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当前位置/ 首页/ 商机聚焦/ 正文

2013年各行业白皮书

 

       2013年农业白皮书:多地试水新土改 资本大佬"务农"惹眼

 

\

 

       前言: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中国农业,再贴切不过。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家对农业产业链中的上游产业,例如种植、养殖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资本上山下乡成为2013年中国农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让我们会心一笑的是,中国农业在2013年不仅从业者发生变化,销售方式也如润物春雨,在悄然无声中发生改变,生鲜电商的异军突起让更多的企业嗅到机会,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对电子商务兴趣盎然。当隆平高科在公告中述说着公司的电商项目建设进展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变革已然来临呢?

 

  让我们击掌相向的是,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中国企业扬帆出海并购的标的物里,农业披荆斩棘,战绩颇为辉煌。

 

  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一向被认为是资本市场避风港的农业板块股票,在今年A股市场震荡不安的背景下,成功跑赢大盘。截至12月22日,农林渔牧板块指数收于2979.61点,与今年首个交易日的开盘指数2728.12相比,上涨251.49点,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204.72点。

 

  更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新土改”在2013年风声水起。继2013年一号文件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再次定调土地流转政策,在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土地流转也是核心议题。目前,安徽、海南、江西等地已先行启动试点。

 

  而让我们心有戚戚的是,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市场份额的蚕食仍在继续。这场表面看起来只是餐桌争夺战的大豆市场变革,背后是国产大豆在这一重大农业品类里定价权的丧失,及相关产业线的不断沦陷。

 

  让我们冷静反思的是,养殖业在2013年遭到覆盖至全行业的倒春寒。在“速成鸡”、“药残鸡”、H7N9事件的影响之下,养殖企业受到沉重打击。许多养殖企业在季报中相继交出亏损的成绩单。养殖企业如何做到未雨绸缪,将外界的影响缓冲至最小,仍是从业者面对的一大难题。


  大佬上山下乡

  传统农业变时尚

 

  如果不是董事长董文标在央视的吆喝,有多少人知道民生银行居然对远洋捕捞金枪鱼有着这么浓厚的兴趣和心得?以外界的眼光来看,这二者所属的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产业。

 

  但是,就是这种看似不搭调的搭配,却在今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业行业里。

 

  2013年秋天,传统的苹果收获季节,留心过潘石屹微博的人会发现,关于家乡苹果的内容隔三差五就出现在他的微博里。潘石屹历数家乡小伙伴们种植苹果的不易,以及自己为家乡略尽绵薄之力的决心。至11月末,潘石屹更是高调地宣布,自己将成为家乡苹果的公益代言人,“潘苹果”横空出世。

 

  苹果年年丰收,乡愁岁岁飘荡,为什么潘石屹会在这时开始为家乡的苹果赚吆喝呢?回顾过去一年农业从业者的变化,或可解惑。

 

  相较于潘石屹的代言,柳传志的直接入局更引人瞩目。

 

  为进军农业,柳传志称,联想花了三年时间策划,两年前开始行动,希望在农业食品方面有所建树,为中国提供安全、高品质的食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阶层人数会越来越多,而且中国将会以刺激消费来拉动GDP,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品牌中获利,不会做‘苦哈哈’农产品的活儿,这才是我们的做法。”

 

  但是,怎么才能把农产品的品牌树立起来,让它变得不再“苦哈哈”呢?柳传志的想法是从水果入手。今年5月,柳传志宣布为市场带来了联想系的高端水果——蓝莓。数月之后,联想系猕猴桃正式上市。后者随后被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柳桃”。

 

  对于这些著名的“外行人”来说,从事农业的动机的确费解。柳传志曾公开称,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大家都很关心,“我们希望能够在农业行业里凭着自己的诚信,凭着我们的努力,能带动更多的企业,保证食品安全”。

 

  将大佬的姓名与产品绑在一起的做法,虽然不是中国首创,但在农业的世界里,今年以来它却成了产品畅销的致胜法宝。在柳桃出现之前,褚橙已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

 

  2012年,昔日烟王褚时健种植冰糖橙进京销售的消息开始见诸报端,谁也没料到,这颗小小的橙子随后在中国刮起了一阵励志风:人生总有起伏,精神终可传承。纵观褚时健大起大落的历史,再配以冰橙糖甜中有酸的味道,那就是人生。这股励志风的直接后果,是褚橙大受追捧之后连连脱销。更让农业从业者反思的是,由于褚橙的火热,在这个品类的世界里,定价权已然发生直接变革。有媒体报道,在褚橙的种植地,只有褚橙定过价格之后,其他农户的橙子才会定出当年度的销售价格。

 

  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农业每每被定义为靠天吃饭的行业。这种状况,也影响了投资者对农业产业链投资的兴趣。有投资人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坦言,相较而言,民营资本更喜欢在农业加工、消费领域进行投资。

 

  但是,褚橙的成功像是为农业上游的种植业打开了一扇窗,让人惊叹农业其实还可以这样玩。褚时健靠着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理念,让水果产品质量恒定,而为了种出一颗好橙子所付出的种种努力,都在积累了十年之后开始给予他回报。极具传奇色彩的英国“嬉皮士资本家”理查德·布兰森在其著作《当行善统治商业》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越是艰难、无私心的目标才是越容易达到的目标。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公开说,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由此积累起来的财富,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也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对农业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城镇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必然拉动农产品需求增长,拉动农产品价格上行。农民和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者,都应该看到和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投资农业不会一夜暴富,但会得到长期和稳定的回报。

 

  这意味着,资本的上山下乡在不远的将来,将进入高发期。而摒弃了农民的农业,是不能称之为农业的。因此,无论是柳传志,还是褚时健,都将农民列入了自己农业帝国版图中的一部分。

 

  褚时健喜欢指着那些驾驶着新摩托车从眼前驰过的农民说:看!这户人家跟着我种橙,新买的车。柳传志则认为,零散的小片土地运作不可能很好的适用农业技术,“我们愿意跟企业化的农户合作,其他农民可以土地入股,70%以上的利润归经营户,龙头企业只占30%,农民会得到很大的利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曾经说过:“现代农业要破局,需要在农业当中通过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需要把现代的经营模式引入农业。显然,像联想这样的巨头到农业中来,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现在很多企业确实是想到农业当中来大显身手。工商资本到农村中来,发展现代种养业,不是要替代农民,哪一些环节适合工商资本进来,我们投资农业的企业一定要心中有数。”

 

  虽然有了“带头大哥”,但大佬们进入农业也不是没遇到过烦恼。比如,柳传志就发现,花大力气打造出的高档水果品牌,其实有一个

 

  出海整合农业资源

  双汇、联想充先锋

 

  全球同此凉热。当一些“外行”的中国企业家们将目光灼热地投注在本土农业资源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海外并购。从巴西到美国再到澳大利亚,都出现了中国企业大举并购、整合全球农业资产的身影。

 

  今年9月底,在历时4个月的等待之后,双汇47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终于尘埃落定。史密斯菲尔德与美国12个州的2100家企业订有合同,将这块“肥肉”叼进自家碗里之后,双汇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

 

  联想旗下现代农业品牌佳沃也在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公司在智利和澳大利亚建立了海外优质水果基地,而联想也是第一家在智利进行水果种植行业投资的中国企业。佳沃已并购当地5家规模化的种植公司,并与智利当地的知名水果企业进行深度战略合作,此外,佳沃还与澳大利亚最大的果蔬公司之一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中国消费者供应来自澳大利亚各个优质产区的水果。通过建立海外反季节水果供应基地,佳沃初步完成水果业务跨越亚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全球化布局。

 

  全球化的布局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柳传志就曾感叹:“智利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在那里更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实用的农业技术。比如,节水和营养灌溉系统就是滴灌之中把肥料共同滴灌进去。中国种植蓝莓最好的区域大概一公顷产6吨,而在智利几个农场里面最低的一公顷地有15吨,最好的20吨,另外还有口感好、易储存等等优点,(国内外)确实品种相差的比较大。”

 

  除了这些,如何改善土壤、解决农药残留,国外的经验也让柳传志大为赞赏:“我们在果园里面多次进行调查和官方数据对比,中国的土地有机质大概在0.2%。0.2%是什么概念呢?褚时建在他种橙子的地方经过8年的努力,使有机质增加到了将近2%。而在智利,几个农场里面最差的一块有机质是3%,最好的10%。”这些让柳传志觉得,土壤的改造对中国农户非常必要,但是小农户、小农经济、小片土地永远不可能完成。

 

  将目光盯上海外并购的远不止双汇、联想这样的大型企业,综合公开信息可以得知,产业化与全产业链控制已成为农业企业的共同认知。有媒体称,早在今年年中,中国已公布的农业收购计划包括牧场、农用化学品、加工设备等企业金额已高达约78亿美元。

 

  从地域上看,从广西到重庆再到黑龙江,中国企业在农业领域的对外投资都有规模化的发展。有报道称,广西共有30多家企业开展农业境外投资,协议投资总额18199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15848万美元。据介绍,广西企业投资领域重点为木薯、稻谷、果蔬等的种植和加工,投资目的地包括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

 

  另据报道,今年1月至10月份,重庆市有14家在海外投资农业企业,投资金额高达7亿美元,且民企注入的资金正在增多。

 

  商务部有关人士曾公开表示,以前是陪着国外的公司考察国内市场,现在是陪着国内公司考察国外市场。和过往的海外并购不同,虽然在收购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意外状况,但中国企业在专业领域做足了功课,跨国收购进展良好。

 

  除了直接的并购之外,境外投资土地种植也是农业出海的一个重要方向。有报道称,乌克兰将向中国提供300万公顷农田,用作粮食与肉类的生产地。这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农业投资,也是中国公司向海外扩展耕地的重要一步。

 

  严重的问题:水果是季节性产品,难道在不收获的季节里,要让品牌空档吗?“我们全力打造一个品牌没有东西卖,那这个品牌肯定有问题,怎么解决?全球化布局中国种植。”

 

  靠着名人效应及品牌故事,农业一改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从业者形象,变得时尚起来。而大佬的频频入局,也为农业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和力量。

 

  土地流转开场

  农业金融化宏图渐显

 

  有了优秀的农业新兵做带头人,有了全球化视野的心胸,对于中国农业而言,盘活即有资产,使之潜质发挥到最大,是一盘很大的棋。

 

  2013年的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的提法首次出现。同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号文件称,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这并不是政策首次提及支持龙头企业。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政策,让从业者眼前一亮。

 

  一号文件称,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予以补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按时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林权证发证率和到户率。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探索国有林区改革。加快推进牧区草原承包工作,启动牧区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此外,还要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尽快出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严格征地程序,约束征地行为,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强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进入市场。

 

  2013年一号文件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再次定调土地流转政策,而在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土地流转也是核心议题。

 

  10月份,国内第一单土地流转信托落地,中信信托、北京信托推出土地流转信托,包括上国投等多家信托公司都在进行土地流转信托方面的研究。

 

  A股市场上,受益政策刺激,今年土地流转概念股走出几波行情。在A股市场整体震荡不安的背景下,农业板块整体表现引人关注。农业板块素来被认为是证券市场投资的避风港,从今年走势看,农林渔牧板块指数已成功跑赢大盘。

 

  禽流感等事件叠加

  家禽养殖公司业绩全线下滑

 

  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2013年中国农业整体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细分行业仍然让人忧心不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今年曾提示企业,“资本下乡,道路不平坦,一定要学会摸着石头过河。”事实上,早有企业折戟在资本下乡的过程中。5年前,网易丁磊高调宣布进军生猪养殖业,而此后便再无声息。最近的一则报道中,网易方面称,希望能以互联网精神去改变传统养殖业,但现实是,农业需要慢工细活。

 

  即使坚持慢工细活,农业里的一些细分行业也会遭遇各式各样的危机,比如今年的禽类养殖企业。

 

  查阅沪深两市上市养殖企业的公告可知,已预告2013年业绩的公司中,华英农业、民和股份等公司皆称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而这些预告亏损的公司,主营业务皆与肉鸡养殖、鸡苗育种有关。

 

  圣农发展称,2013年度公司的净利润预计将亏损,亏损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肉鸡养殖行业整体低迷,加上“速成鸡”、“药残鸡”和人感染H7N9事件的叠加影响,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公司虽然保持正常生产,且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但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造成2013年上半年的较大经营亏损。进入6月份以来,公司经营状况已逐步改善,但预计尚无法弥补上半年的亏损,全年业绩将为亏损。

 

  无独有偶,华英农业同样预测2013年将亏损,预报类型为首亏。对于业绩如此变动的原因,公司叙述的原因同样有行业因素。华英农业称,受国内整体经济不利形势和禽流感的持续影响,禽类产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回升缓慢,加之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经营业绩增长有限,第四季度仍可能出现继续亏损。

 

  民和股份也在今年的三季报中表示,2013年度将亏损,亏损的原因,也与行业的整体向下密不可分。2013年度整个白羽肉鸡行业景气度低迷,加之受H7N9流感、“速生鸡”等事件影响,公司商品代鸡苗、鸡肉产品价格不振,预计全年为亏损。行业的起伏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如此,民和股份同时称,因行业起伏,业绩预计较为困难,一旦超出预测范围,公司将及时公告。

 

  肉鸡行业的景气度下滑,也使得雏鸡苗企业的利润跟着一损俱损。益生股份预测,2013年年度将现首亏,业绩变动的原因是,2013年度受H7N9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父母代肉种雏鸡苗及商品代雏鸡苗价格低迷。

 

  而最近,新的禽流感再度来袭,大批肉鸡被扑杀的消息又开始出现,这也意味着,净利润已经跌跌不休的家禽养殖企业,仍然要在寒冬中坚守一段时间。

 

  从过往状况看,无论是生猪养殖还是禽类养殖,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过行业整体被“冰冻”,或受周期因素影响,而使得业绩如同过山车般忽高忽低的情况。虽然外部环境变化难使企业独善其身,但如何将这些影响因素缓冲至对企业影响最低,仍是养殖企业要思考的问题。 

 


       2013年光伏业白皮书 “双反”平息 装机热难言冬去春来

 

\

 

       前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用毛主席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描绘中国光伏业的跌宕沉浮,似乎十分贴切。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假借“反倾销、反补贴”的伪装,美国、欧洲针对中国光伏业发起的贸易“侵略”渐趋白热化,一度致使这一曾令国人颇感自豪的新兴产业四面楚歌。

 

  这一年,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光伏业的媒体人,《证券日报》记者亲历并记载了这一切的发生。而今回眸,最值得称赞且骄傲的是,全国各界在群策群力抨击、反制贸易壁垒之丑恶行径的同时,却没有忘记自我修炼,反躬自省。

 

  或许正基于此,以及心中对中国光伏业的那份赤诚,记者坚信,中华民族有能力在神州大地上培育出傲视全球的光伏事业。未来,凭借太阳能应用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及光伏、储能等技术可期的突破性发展,“太阳能+储能”甚至有机会颠覆传统模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替代能源。

 

  虽然对未来的信心溢于言表,《证券日报》记者却亦欲借该专题报道之机,为中国光伏业提个醒:“风雨”之后,2013年底的装机热潮并不意味着“冬去春来”,或者说中国光伏业迎来的只是一个“人造春天”,一次喘息的机会而已。稍有懈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就在即将来临的2014年,中国光伏业仍将面对重重危机。

 

  总理关注

  平定“双反”之乱

 

  光伏业曾是一个令国人颇感自豪的产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中华民族用它特有的智慧与勤劳,仅用短短10年时间,便缔造了一个令大洋彼岸光伏“鼻祖”们为之一惊的成长神话。

 

  要知道,相比中国,美国、欧洲潜心钻研光伏技术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至70年前。

 

  惊讶过后,一直在光伏技术乃至科技领域都“自命不凡”的美国人、欧洲人感到了空前的不安。他们最终决定采取早已被嗤之以鼻的贸易壁垒手段,图谋“侵略”中国光伏业,遏制其发展,以达到继续掌控全球光伏市场话语权的目的。

 

  2011年10月,美国率先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掀起了针对中国光伏业的首轮攻击。

 

  2012年3月,尽管国内业界积极抗诉,美国商务部却一意孤行,初步裁定向中国光伏产品征缴最低2.9%、最高4.73%的惩罚性“反补贴”关税;在此基础上,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又进一步做出了向中国光伏产品征缴最低31.14%、最高249.96%惩罚性“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2012年11月,美方意料之中地对外宣布了“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缴18.32%至249.96%‘反倾销’关税,及14.78%至15.97%‘反补贴’关税”的终裁结果。

 

  就在美国“双反”扰得中国光伏业心神不宁之时,欧盟又默契地与美国打起了配合。2012年9月先行放出“拟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反倾销’调查”的风声后,随即于2012年11月正式宣布“反倾销”调查立案。

 

  如果说美国对华“双反”还只是令中国光伏业心神不宁的话,欧盟“双反”则犹如致命一击,几乎令其命悬一线。

 

  截至2011年底的数据显示,欧洲光伏市场占据了全球30%的份额,而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有将近70%出口至欧洲。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光伏产业几乎就是为欧洲市场量身定制的。

 

  面对欧盟的突然“变脸”,我国商务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甚至是外国同行,为了化解中国光伏之危局,也为了维护全球光伏市场的稳定,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抗辩、声明甚至反制措施。

 

  最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及亲自坐镇指挥下,2013年7月,商务部传来好消息,中欧双方已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2015年前,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0.56欧元/W,总量则被限定为7GW/年。

 

  相较起初“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将被征收47.6%惩罚性关税”的预期,“价格承诺”绝对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同时,不要忘记,在2013年,能劳总理亲自出马的产业,除高铁以外,恐怕也唯有光伏,这也是中国光伏业的骄傲。

 

  更为值得自豪的是,“双反”的切肤之痛没有击垮中国光伏业,反倒令其痛定思痛。业界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绝不能“依存于他人”,中国必须建设属于自己的光伏应用市场,并积极开拓新兴光伏市场,以谋全球化布局。

 

  至此,在各界的通力合作下,2013年,困扰中国光伏近两年时间的“双反”之乱得以平息。

 

  系列新政发力

  力挺分布式光伏

 

  正是汲取了“双反”之乱的教训,使得管理层及业界加速建设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意愿愈发迫切。

 

  事实上,在2013年3月至今的将近10个月时间里,管理层已针对扶持光伏业健康发展,高规格、大规模、强力度地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其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光伏产业上下游、并网、金融配套等等,几乎无所不及。

 

  其中,“2014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拟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标准被定为每千瓦时0.42元”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按日照时长划分),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上网电价)”这三项数字和新规都对中国光伏业颇为关键。作为系列扶持政策的有力抓手,它们奠定了中国光伏业未来大发展的基石。

 

  这三项中的第一项,来自于国家能源局11月份发布的《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而后两项,则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8月发布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那么,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根据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0GW,其中光伏电站新增7GW,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3GW。

 

  相对于此,2014年,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上,管理层设定了较2013年高出两成的总目标;更计划将分布式光伏占新增装机的比例,由2013年的30%快速拉升至将近67%。

 

  一叶知秋。管理层显然已下定了大力发展光伏业的决心,且力度之大,令诸多兄弟产业都望尘莫及。同时,分布式由此被确立为未来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主线。

 

  除了这组体现管理层发展光伏基调、方针的数字外,上述三项新政中的后两项也意义非凡。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标准被定为每千瓦时0.42元”,意味着光伏发电在商业用电约1元/度(全国各地电价平均值)成本的基础上,还可以拿到0.42元/度补贴。依此计算,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部分,业主方

 

  实际得到了约1.42元/度的实惠,而“余量上网”部分,理论上仅可实现0.8元/度-0.9元/度的营收(全国脱硫火电上网电价均值0.4元/度,加之0.42元/度补贴)。

 

  与管理层提出“分布式光伏比例由2013年30%快速拉升至将近67%”的初衷一致,给予分布式光伏发电0.42元/度的补贴,清晰地展现出了政策制定者“鼓励分布式,又侧重鼓励自发自用”的战略思路。

 

  而至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按日照时长划分),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上网电价)”之规定,作用有二:其一,为金融机构清晰地勾勒出了光伏电站(大型地面电站)的盈利水平,打通了投建光伏电站的融资渠道,为电站资本化、证券化提供了条件;其二,这一规定直接引发了2013年年底的光伏电站抢装潮,提升了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电站抢装潮起

  当心“冲动的惩罚”

 

  始于今年8月,还没从“双反”阴霾中彻底走出,光伏行业便得到“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按日照时长划分),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上网电价)”的好消息。

 

  不过,除此以外,记录此则新政的文件——《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还有另一项规定,即“分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适用于2013年9月1日后备案(核准),以及9月1日前备案(核准)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电价补贴标准适用于除享受中央财政投资补贴之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标杆上网电价和电价补贴标准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

 

  简言之,2014年1月1日后并网投运的光伏电站所享受的上网电价,存在较2013年12月31日前并网投运的光伏电站减少的预期(光伏发电甩开财政补贴“拐棍”是必然趋势),且享受这一政策的期限是20年。

 

  管理层一声令下,深谙政策的光伏企业闻风而动,全国各地(仍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一类地区)顿时掀起了“路条”收购、电站投建的热潮,以至于在2013年四季度时,组件商涉足下游电站投资、运维,50MW规模电站创造80天并网“奇迹”(从投建至并网)等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理性看待地面电站抢装潮,其对当今之中国光伏业有利亦有弊。首先,抢装潮救活了屡遭欧美市场冷遇的中国光伏组件商,为其提供了一次消化产能的绝佳机会。其二,大批光伏电站的投建、并网,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与此同时,不利之处也应被业界所重视。其一,快马加鞭的电站建设,致使转换率、综合发电量等指标不再受到重视,电站质量参差不齐。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13年下半年,光伏电池板销售重新走俏,不少建设中的光伏电站竟发生电池板断供的情况,无奈选择以次充好。其二,一味追求速度,易滋生寻租腐败现象。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在某些地区,EPC施工方已开始坐地起价,甚至吹嘘称“不找我,休想顺利并网”。而这无形中,拖延了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甩掉财政补贴“拐棍”的时间,极不利于中国光伏的健康发展。

 

  分布式蓝海引争议

  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事实上,自管理层向外释放将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的信号后,不少企业、投资商都曾身先士卒,欲谋分享这片蓝海。但经历近一年的实践,结果却令他们失望绝顶,以至于有人曾以“分布式不适合中国”为由,提前宣判了它的“死刑”。

 

  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当“2014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拟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的目标被提出时,业界便传来怨声一片。人们担忧,有限的财政会因为过度倾向分布式,而忽略了对地面电站的帮扶。

 

  为什么管理层明知这些阻力的存在,还“一意孤行”地发展分布式光伏呢?

 

  理由很简单,其一,我国电力供应呈东缺、西盛之势,而东部沿海地区寸土寸金,加之光照条件不佳,几乎无法创造大量兴建大型地面电站的条件(充足的日照及便宜的土地)。其二,在电网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的前提下,于西部地区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一定会面临电网建设滞后的瓶颈,电站“晒太阳”、“弃光”等现象也由此而发。与此同时,西电东输,会造成电力严重损耗(西电东输损耗可达30%),而其尤为不利于度电成本甚高,至今仍需仰仗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更为关键的是,仿效欧美经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目前较地面电站更为低成本、高效率应用太阳能的解决方案,且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它能为光伏技术突破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毕竟,“平价上网”才是光伏孜孜以求的目标。

 

  应该说,凭借如上理由,足以支撑管理层下定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决心。那么,在欧美市场顺风顺水的分布式光伏,又为何会在中国如此蹉跎呢?

 

  归根结底,我国市场尚未确立适合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商业模式”。当然,也曾有业界人士“奚落”,缺乏“契约精神”才是中国发展分布式光伏最大的障碍。

 

  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源起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颇高(投入大、回报慢),业主方往往对之兴趣不浓。而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一些光伏企业便尝试采用“能源合同管理协议”,以先行垫付建设费用,再通过电费收缴,逐步回收成本的方式进行推广。

 

  然而,怎奈一纸协议却根本无法有效约束业主方的违约行为。当建设完成后,业主方不认账,甚至将分布式光伏系统束之高阁的情况屡屡发生。“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生命周期为20年—25年,如果按20年回收期计算,其中的风险几乎没有光伏企业能够承担,20年中的变数太多了。”一位业界人士曾向记者如此表述。

 

  细细品味,这类业主方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普遍态度是“可有可无”,而还有另外一类“用电大户”呢?遗憾的是,它们亦可以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制度,通过安排生产时间等手段,有效错峰填谷,节省用电成本。由此,光伏发电对它们的吸引力极为有限。同时,绝大多数工商业者的确还不习惯为未来“买单”。

 

  即便如此,如今看来,管理层设定“2014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拟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的目标,相对于地面电站资源的渐趋枯竭、电网建设的巨大投入,也绝非不切实际。在诸多有识之士看来,管理层正试图以此政策,逼迫市场创新商业模式,营造出一个适宜分布式成长的市场环境。

 

  不论如何,2014年,想必中国光伏业还将面临分布式之殇。

 

  寄望建筑光伏一体化

  相关标准正制订

 

  2013年,还有一件不得不提,也极具警示意义的光伏大事,那便是无锡尚德的轰然倒塌。

 

  这位曾几何时业界公认的中国光伏老大,在短短数月内,便从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沦落到被迫宣告破产重整的境地,令各界唏嘘不已。

 

  表面来看,债务危机、资金链断裂、激励机制不足、内耗严重,是最终造成这场灾难的直接“导火索”。正如一位曾供职于尚德的老员工所言,“如果没有几次错误的战略判断、投资,也许尚德资金链不会断裂,也许尚德不会走到破产重整的地步”。

 

  不过,追根溯源,尚德倒下的根本原因,仍应归咎于长期受制欧美市场。以至于当“双反”袭来,尚德却毫无缚鸡之力。

 

  所幸的是,几经周折,新晋光伏大佬——顺风光电,已于不久前完成了对无锡尚德的“接盘”,尚德品牌得以延续,尚德团队将继续为中国光伏贡献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尚德破产重整事件”几乎就是中国光伏处境的缩影,它将成为我们永远的警钟。

 

  一番吐槽,记者想要阐述的,无非是平息“双反”、掀光伏抢装潮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光伏“已是悬崖百丈冰”的境地,我们期待它能真正“犹有花枝俏”。

 

  2013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经历的蹉跎,就是中国光伏面临“悬崖百丈冰”的最好写照之一。

 

  2013年,《证券日报》刊发的两篇题为《欧盟“双反”阴谋大揭底: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之争》、《欧盟“双反”阴谋再揭底:明修晶硅栈道 暗度薄膜陈仓》的报道曾颇受业界关注。当然,其中有“掌声”,亦有“骂声”。

 

  有人认为,文章观点危言耸听,描述“薄膜”优势的同时,却无意中贬低了“晶硅”的价值(两种不同的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同时,也有人认为,欧美欲借新兴技术路线,继续压制中国光伏的“野心”不得不防。

 

  现实情况是,经《证券日报》记者多方求证,德国的确正试图通过推高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价格,为薄膜赢得足够的市场空间。而通过“双反”,欧盟最终与我国达成“价格承诺”,恰恰实现了这一目的。

 

  更昭示其险恶用心的是,参与过德国太阳能国家发展战略制定,曾任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纳米器件研究室主任之职的陈颉博士向记者介绍,“在德国,目前置身于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的总人数超不过200人,更多人力物力则倾向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目前主要包括非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等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

 

  而相对于德国,这一比例在我国却完全颠倒。受市场牵引,95%的中国光伏企业致力于晶硅电池。

 

  其实,这一局面的形成怨不得任何人。企业是逐利的,中国光伏企业既然已通过不断放大规模、产能,生产出了比欧美更为质优价廉的晶硅电池,用10年发展超越了他人七十载的潜心耕耘,就没有必要去承担发展薄膜技术所面临的风险。多位光伏电站一线建设者曾向记者坦言,此前他们建设的薄膜电站不仅事故频发(电击穿等),且占地面积比晶硅电站更大。

 

  但全盘来看,业界应清醒地意识到,这种依赖产能拉低成本的优势难以持久,极易被超越。而在此基础上,欧洲人却已认识到,七十载潜心耕耘后,晶硅技术已难有突破,薄膜是摆在眼前,唯一能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利用率的捷径。

 

  思索再三,以记者之见,在光伏电池这一特定领域(晶硅、薄膜路线完全不同,企业无法转换),要企业担负创新使命并不现实。那么,管理层是否应着力在科技财政层面加大投入,寄望于大专院校、科研人员有所突破呢?

 

  与此同时,在市场层面为薄膜技术开辟一块战场也显得尤为关键,例如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就是绝佳选择。

 

  《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相关部门已启动制订建筑光伏一体化标准,尝试为建筑运用太阳能铺平道路。如果一切如愿,未来,或许就在2014年,BIPV不仅将有效规避分布式之殇,为中国光伏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更将成为薄膜施展拳脚(薄膜在幕墙方面具有优势),并与晶硅相融合的舞台。



       2013年医药业白皮书 四主线演绎重组大戏股价整体涨幅年逾40%

 

\

 

       前言:2013年,医药行业不平静,反贿赂、降价、控费等各种因素杂陈,外围环境复杂。医药企业在痛苦中挣扎,在浴火中寻找重生。

 

  作为A股市场的防御性板块,医药业在2013年下半年其“防御性”功能并没有凸显,各种因素不时冒出来,影响了“防御”功能的发挥。例如,由葛兰素史克引发的反商业贿赂调查,波及到其他外资药企和国内药企,引发了社会关于药企营销模式、医院“以药养医”模式、高药价的大讨论;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问题,犹如黑天鹅一样,对相关公司的消费市场和股价都产生了冲击;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的预期都可能侵蚀相关药企利润……

 

  国泰君安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在反商业贿赂、医保控费、药品降价压力下,医药行业业绩增速或下滑至10%—15%。

 

  然而,医药行业并没有因为这些因素袭来就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展望未来,医药行业仍然是投资的重点。药企在年底之前达到新版GMP要求、10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颁布,为这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实施的放开单独二胎政策、让农民落户城市以及延迟退休政策等,都将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及投资机会。

 

  药企利润率依然高企

  原研药中成药价格酝酿“放血”

 

  “看病难”、“看病贵”的背后是药企的暴利,而暴利永远不是通行的规则。

 

  从政策动向看,政府未来可能先对销售毛利率较高的原研药和中成药“开刀”: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将不再,而中药保密品种以及独家品种则将面临价格“放血”。

 

  今年4月7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2012年北京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标(成交)候选品种目录》,根据招标结果,此次总体中标价格较2009年版的《基本药物目录》实施的基药采购价格下降约26%,预计每年可减少社会和医保支出9.73亿元,其中,外资原研药价格出现了10%的降幅。北京的这一措施,被视为全国各省医药招标工作的风向标。

 

  7月3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对60家知名药企和上市药企关于成本、价格调查的通知。此次调查是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

 

  从目前情况看,药企的利润率依然高得可观。今年1月至9月,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175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4.76%,而销售毛利率在45%以上的上市药企有84家,占该分类下公司的一半。其中,舒泰神和冠昊生物的销售毛利率均在90%以上。

 

  医药企业的高利润率表明市场价与成本价之间有较大差距,国家发改委今年的摸底调查无疑为药品价格改革做了很好的铺垫。综合各种信息,中药价格将首先被动手术。

 

  数据显示,55家上市中药企业2013年前三季度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50.14%。其中,有28家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在50%以上,佐力药业、上海凯宝、中恒集团、益佰制药的销售毛利率在80%以上。

 

  而在中药领域,真正的高价药是一些中药保护品种和保密品种。据了解,拥有国家保密品种和保护品种的生产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具有自主定价权、专利保护等优势。这些品种在独特的产品功效和强大的营销策略下,成为相关药企搂钱的耙子。

 

  有媒体报道,日前国家发改委召集地方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商讨中成药品种降价事宜,涉及国家定价范围内所有中成药。目前的调价原则为“有升有降有保”。“有升”主要指低价品种,必须是国家药典中规定的临床必备或急救药品,将适当提价。“有保”主要指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多的中成药,主要是平价品种以及国家机密级处方药品,以先行零售价为基础进行5%-10%的微调。“有降”主要指在地方招投标中享受优质优价的中药独家品种,降幅会达到10%以上,最高降幅为25%。

 

  降价,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中药企业头上,成为这些企业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这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重要影响。”一位中药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药价格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很大,上游价格的波动会影响下游企业的利润变化,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势必会错杀。”

 

  除了中成药有降价可能,另一个可能降价的品种就是原研药。

 

  一直以来,原研药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一些原研药在专利保护期过后,在我国仍然享受定价、招标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如在价格上,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要比国内的仿制药价格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以药养医”的模式下,原研药得到医院和医生的青睐,而国内药企生产的仿制药却遭冷落。这一方面不仅加剧了社会上对“看病贵”埋怨的声音,一方面也让国内药企无资本进行创新药研发。

 

  取消原研药的特殊权利在国内医药行业呼声渐高。

 

  葛兰素史克案引发行业地震

  整肃风暴并未发现更多黑洞

 

  今年6月底,葛兰素史克在华涉嫌商业贿赂,引发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地震。

 

  葛兰素史克中国区多位高管被警方拘留。随后此事波及到其他外资和国内药企,包括阿斯利康、雅培制药、诺华、辉瑞、赛诺菲、礼来等跨国制药巨头也传出遭到相关部门调查,国内药企如正大晴天、甘李药业、上海医药也被爆出存在商业贿赂的嫌疑。

 

  此后,8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文件决定,自2013年8月15日至11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行动。此外,国家卫计委召开专项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要推动源头治本,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规范医药购销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卫计委还成立反商业贿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从10月14日开始到各地暗访。

 

  一时间,相关药企纷纷取消“大会”、“小会”,医药代表不敢进医院,医生纷纷避见医药代表。

 

  随着政策的收紧,作为A股市场的防御性行业——医药行业结束了上半年的行情,进入了下半年的调整期。

 

  三季报出来之后,葛兰素史克的主营业务处方药和疫苗在华销量下滑61%。这更加深了投资者对医药行业的悲观情绪。

 

  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6年,国家相关部门就曾对医药行业进行整顿,当时对该行业产生的冲击让经历此事的人都不寒而栗。但是这次反商业贿赂风波涉及企业范围并不广,今年相关部门调查的只是那些被举报的企业,而截止到目前,也并未给出任何相关处罚。

 

  而行业的问题并没有“一洗了之”。据记者了解,一些药企会向医院和医生提供回扣,并将之计入到销售费用之中。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175家上市药企的销售费用总计达522亿元,去年同期为413亿元,为近4年来最高。这意味着此次医药行业的“整风”,并没有从根本上切除行业的痼疾,以药养医模式没有改变,医院、医生仍将是企业行贿的对象,这是困扰行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上市公司负责人在谈及商业贿赂一事时,亦是面露难色,表示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很难。目前医药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一家药企的销售方式不“另辟蹊径”,终究会被竞争对手的产品所代替,而这最终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12月17日,葛兰素史克公司宣布将改变营销策略,停止直接向医生支付报酬以销售药品的营销方式,不再把医药代表酬劳与医生处方数量挂钩。在外界看来,这样的表态当然让人欢迎,只是能否付诸实施、一以贯之,还有待观察。而其他企业能否效仿更是未知数。

  在记者看来,相关药企应改变旧有的营销方式,不可告人、秘而不宣的那些所营销模式迟早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政府必须构建一套将医院、医生个人,公司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的机制,否则,每一次整风只是让恶习收敛、而后复发,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医保控费持续发酵

  贵重药品等占比遭遇“封顶”

 

  自2010年开始,我国医保覆盖面急速扩大至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95%,成为全球最大的医保体系。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是新一轮医改至今的最大成果。然而,随着覆盖面越来越广,医疗需求增长,导致医保基金告急,全国医保部门不得不拉起医保控费的大旗。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3年社保基金预算情况,2013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入预计达6189亿元,同比增长11.2%,低于过去5年20%左右的平均增速;该项支出预计为5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另一方面,新农合和城镇城乡居民医保等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收入2013年预计为3763亿元,同比增长17%,该增速也低于此前平均增长水平;该项支出预计为3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有分析认为,由于2009年以来参保人数趋于稳定,城镇医保筹资增速已出现明显下降,预计未来3年-5年内职工医保筹资总额增速将逐步回落。这意味着,未来筹资增速将趋势性下降。在按项目付费为主的医保结算方式下,医保筹资增速下降,长期看来必然会成为医疗支付的瓶颈,而控制医保支出将是未来各地医保要面对的问题。

 

  去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所有统筹地区范围内开展总额控制工作,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按照人社部的设计,全国要在2014年内完成医保总额预付制改革。而根据此意见,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已提出全面实施医保总额控制的要求。

 

  今年,四川省卫生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贵重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和昂贵医用设备采购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贵重药品和高值耗材以及自费药品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使用金额占比作出了明确的上限规定。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对贵重药品等的使用金额占比上限进行约束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医院医保控费力度。

 

  在目前的药品加成政策下,外资产品一直是医院和医生青睐的对象。随着医保控费大范围实行后,医院控费意愿增强,医生的处方行为也会受到影响。有分析认为,仿制药、原研药、各类辅助用药、高值耗材等,都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

 

  医药板块全年涨幅逾40%

  并购重组是幕后推手

 

  并购重组是2013年中国医药市场的一大热点。这轮并购热潮始于2012年下半年,是政策与市场共同催生的产物。

 

  一方面,今年初,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另一方面,IPO暂停、新药审批放缓等原因,都加速了医药行业并购步伐。

 

  不同的企业类型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些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意图扩大自身规模和提升竞争力,如复星医药、同仁堂、华润集团、康美药业等;大型制造企业则希望通过并购保证大体量下的稳定增长和市值提升,如天士力、新华医疗、以岭药业、中恒集团等;而中小型医药企业将通过并购获得超出行业平均的增速,如上海凯宝、誉衡药业等。

 

  据Wind统计数据,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截止到12月20日收盘,175只生物医药股股价平均年涨幅为45%,年涨幅超过100%的有16家,年涨幅超过40%的有75家。而这些公司股票的涨幅如此之高,多与其重组预期或者重组行为有关。

 

  例如,*ST生化的年涨幅超过380%,居该板块首位,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剥离负资产、避免暂停上市有关。此外,上海莱士的年涨幅超过279%,成为仅次于*ST生化的牛股,其多次发布重组方案对公司股价的上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新华医疗、四环药业、康芝药业、嘉应制药、乐普医疗、联环药业、*ST吉药、京新药业、鱼跃医疗等上市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购买资产的方案。

 

  今年以来,上市药企之间的兼并重组也较多。例如,中国医药吸收合并方式整合天方药业;广州药业增发A股吸收合并白云山。此外,由于IPO暂停,一些医药公司谋求借壳的方式上市。例如,12月21日,洪城股份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公告》,江苏济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制药百强企业,拟借壳洪城股份实现上市。

 

  有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医药市场尚处于“小、散、乱”的大环境之中,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已成为医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捷径。未来,随着医药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医药行业的并购仍将围绕收购竞争力品种和潜力在研品种、拓宽主营业务范围和种类、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及借壳上市四条主线深度展开,并将出现大型医药集团。

 

  质量问题如同黑天鹅

  药企求索全产业链模式

 

  对于产品,质量无疑是第一生命线,药品更是如此。

 

  2013年,“假冒伪劣”、“重金属超标”、“虚假宣传”等成为医药行业被曝光质量问题时的高频词汇。多家医药公司被爆出药品质量存问题、销售假药,这不仅影响到其销售,也深度影响到其品牌形象。

 

  今年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称5款云南白药中成药含有未标示的乌头类生物碱。3月,媒体曝光广东宝山堂利用山银花的枝、叶提取生产维C银翘片。5月,香港卫生署公告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含量超标。此后,同仁堂旗下的“牛黄千金散”和“小儿至宝丸”又被媒体报道称含有朱砂并涉嫌超标。

 

  此外,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也在一定时间内受到了质疑。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14个大类中药注射剂报告10.3万例次,比2011年同比增长58.2%,其中严重报告5500余例次,占5.3%。一时间,关于中药注射剂废存的讨论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近期深圳康泰生物制品公司出产的乙肝疫苗在婴儿接种后,连续在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发生疑似异常反应,已出现数例死亡病例,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卫计委公告暂停使用的事情,再次引发人们对疫苗安全的怀疑。

 

  除了生产药品、疫苗的企业存在问题之外,出售假药也会让企业形象瞬间在人们心中“灰头土脸”。12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在保健食品执法检查和抽检中,发现“赛而牌维美克减肥颗粒”等21种产品含有违禁化学药物成分,经核实上述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而在销售这21种假冒保健食品药店名单中,九芝堂和哈药集团两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而哈药集团今年以来这已经是第二次被食药局点名。

 

  这一系列事件的出现,都会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影响。遭遇点名的上市公司股价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有不同程度的波动,而与此同时,其品牌的信誉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也会有所降低。

 

  为了保证产品安全,一些上市公司开始投建全产业链模式。康美药业已先后在全国各地投资超过50亿元,建立17个涵盖药材种植、中药材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中心和产业基地等业务的企业。东阿阿胶在上游布局20个养驴基地,对原料进厂到投料,实现产品质量全过程监控、可追溯。

 

  企业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对其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视。医药原材料的种植、药品疫苗的生产销售任何一个环节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引起人们的生命危险。企业对产品负责,就是对自身品牌、百年基业负责。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应成为所有制药企业共同恪守的古训。

 

  利好政策频频出炉

  健康服务业迎来巨大增长空间

 

  尽管今年医药行业经历了多重磨砺,但政府相关政策仍为该行业的发展点亮了明灯,指出了方向,释放出极大的利好。

 

  首先是基药目录扩容。今年3月份,卫生部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囊括的药物品种从此前的307种扩充为520种,拉开了基药扩容新篇章,这也成为今年上半年医药领域最受市场瞩目的事件。新版基药目录一方面增加了基药品种的供给,另一方面要求二级以上医院优先使用基药。这对于进入基药目录的药企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其次,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分析指出,以2013年2万亿元为基数,相当于未来6年内健康服务业增长3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6%。

 

  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速度增长很快,医药卫生相关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美国2003年就已达到15%,法国占GDP的11%,我国目前远低于这个数值,因此发展潜力很大。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快、亚健康状态日益普遍的背景下,健康服务产业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支撑。中国正经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未来健康服务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四点建议更有利于生物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首先是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其次是,政府将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第三是完善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第四是,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后两者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对于这一决定,市场上炒作的热点集中在放开二胎以及民营医院这两点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生育率的下降,政策的放开对人口结构改善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而与此同时也将释放更多的医疗需求。二级市场上,母婴概念、二胎概念股一度遭到市场的爆炒。

 

  相比其他三点,《决定》提出的“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更有突破性的意义。

 

  统计显示,民营医院从2005年的3220所增加到目前的10594所,已占到全国医院总量的44%。目前医疗资源仍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未来这一领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医药界人士普遍认为,未来10年,高端医疗、私立专科连锁、私立专科医院等均将成为社会资本优选投资的领域。

 

  在破除以药养医体制和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大背景下,一时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投资到与医院的合作中,抢先布局下游产业链,民营医院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

 

  据了解,除了产业资本外,医药类上市公司也成为投资医院的主体之一。包括金陵药业、康美药业、复星医药、贵州百灵、独一味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纷纷涉足投资医院业务。近日,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扬言,要收购500家医院。

 

  医药上市公司纷纷投资医院,除了拓展下游产业链,发挥协同作用外,还有医院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医院不仅有利于公司消化自身的产品,增加销售渠道,还能布局新的增长点,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2013年钢铁业白皮书:钢价跌回20年前 86家钢企负债3万亿

 

\

 

       前言:中国钢铁业2012年一季度出现新世纪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的消息,曾令市场为之震惊。然而,进入2013年,这样的消息已令人见怪不怪。

 

  业内人士自嘲,这些年来钢铁业一路从“高帅富”滑向“矮穷挫”。就以最直观的吨钢利润而言,高峰期能达到1000元左右,可以买一部普通手机。其后,逐渐下滑到仅能买一公斤猪肉、一瓶矿泉水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吨钢利润一度仅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支冰棍。

 

  分析钢铁业面临的困境,产能过剩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多年来,尽管钢铁业的产能调控政策并没有少出台,但现实却是,一边是落后产能被淘汰,一边是新项目不断上马,产能越减越多。2009年中国钢铁产能约为7亿吨,到2013年该数字已增至9.76亿吨。这也正是导致钢价持续低迷,最终拖累钢企利润的罪魁祸首。

 

  而对本就摇摇欲“坠”的钢企来说,今年重重落下的那根“最后的稻草”,叫环保!

 

  2013年,举国“谈霾色变”。作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钢铁业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和政策调控的“众矢之的”。然而,对于徘徊在盈亏生死线上的大部分钢企来说,环保成本却是难以承受之重。有钢企人士测算,生产一吨钢治污成本达100元。按我国钢铁行业7.2亿吨的年产量,光环保投入就需720亿元。

 

  当然,多年来中国钢铁业也一直在寻求突围之道。譬如前些年热火朝天的出海买矿潮——钢企希望借此能够化解铁矿石成本压力,改变为三大矿山打工的境况。而2013年铁矿石期货的问世,则为中国钢企争夺铁矿石定价权又增添了一大助力。

 

  同时,越来越多的钢企在2013年加入到多元化的大军。有的钢企多元化仍围着钢铁主业转,有的则学习武钢养猪好榜样,干起了与主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当——酿酒的酿酒、卖水的卖水。不过,尽管看上去一片花团锦簇,但多元化到底将成为钢企的新盈利点还是新出血点,尚需时间检验。

 

  回头来看,钢铁行业的希望还在“置之死地”之后。持续笼罩在国土上空的雾霾迫使政府着手解决污染问题,环保正在成为倒逼钢铁产能迅速出清的契机。钢铁产能见底之日,将是钢铁业重现生机之时。显然,大批钢企将无可避免地倒在“黎明之前”,但如能生存下来,将是“剩者为王”。

 

  2014年,钢铁行业不轻言“春天”。

 

  钢价跌破1994年水平 行业面临最严去产能考卷

 

  回顾2013年的钢材价格行情,在2月底登上年度高点之后,从3月份开始便一路下跌,直到6月底触及年内最低点。随后,7月份-8月份,钢价一度走高,但接着又震荡下行。而从10月底到目前,钢价整体处于震荡盘整状态。

 

  然而,虽然钢价走势看上去波澜起伏,事实上这条曲线却一直行进在低位。“截至10月底,钢材价格指数有11周都在100点以下。”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透露。

 

  这意味着什么?钢材价格指数是以1994年的价格作为100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今年以来的钢价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跌破1994年的价格水平。

 

  钢价长期的“居低难上”,关键的症结在于中国钢铁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多年来,我国钢铁产能的增速始终高于需求的增速。2004年底钢铁产能从4.2亿吨上升到2012年底的9.7亿吨,但国内钢铁产能的利用率仅仅只达到72%,远远低于合理水平。

 

  尽管产能不压不行早已是全行业的共识,但各种利益的割据,却让钢铁业这些年来一路走上了“越治理越过剩”的怪圈。

 

  钢铁企业通常是所在地最大的工业企业,不仅贡献了当地巨大的GDP总量,还能够贡献大量的税收和就业岗位。在“GDP至上”的政绩观之下,地方政府都有做大做强钢铁产业的强烈愿望。

 

  钢企自身亦难以抑制利益驱动之下自我扩张的冲动。在很多钢企经营者眼中,这是一个“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市场,一拥而上追求规模竞争效应,相信规模越大越好,只要自己能比别人强,把别人斗死了自己就能活。

 

  于是乎,一边落后产能淘汰轰轰烈烈,一边新项目上马热火朝天,成为中国钢铁业过去几年的一大景观。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6年至2012年的7年间,累计减少的粗钢产能为7600万吨,而累计新增的粗钢产能为4.04亿吨。另有部分业内人士分析,2013年我国的粗钢产能或将达到10亿吨,产能过剩2亿吨左右。在此前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甚至直接将钢铁行业当前产能过剩状况称为“毁灭性滥局”。

 

  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去产能已经刻不容缓。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称将有效地推进和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其中,钢铁业作为产能过剩的大户,将需在未来5年压缩8000万吨的总产能。

 

  从钢铁产业的分布来看,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关键还看河北地区。作为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省粗钢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之首。目前,该省的粗钢产量为1.8亿吨,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4。

 

  而就在9月份中旬,河北省发布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中具体提出到2017年底,全省钢铁产能将削减6000万吨,也就是说要目前河北全省钢铁产能的三分之一将被淘汰。另外,到2020年还要再减掉2000万吨。

 

  因此,如果河北能完成上述减产任务,《意见》中钢铁业的既定减产目标完成基本没有悬念。

 

  为了完成这张几乎是史上最严厉的减产考卷,河北省也可以说下了前所未有的决心。据悉,为确保压减钢铁产能任务的完成,河北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省政府分年度与各设区市政府、河北钢铁集团签订责任书,并加强考核督导。

 

  “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河北有行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说,化解钢铁业过剩产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都要发挥作用,力求消化一批、向海外转移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淘汰一批。

 

  11月24日上午,在巨大的爆破声中,河北省拉开了化解过剩产能的序幕。当天,唐山、邯郸、承德集中拆除了8家钢铁企业10座、转炉16座,共减少炼铁产能456万吨、炼钢产能680万吨。

 

  另据悉,截至12月中旬,河北已对58个违规项目进行了拆除、停建、罚款等处理;对文安新钢和安次洸远两个违规项目进行了行政问责,处分9人,文安县县长被免职,产能扩张得到有效控制。

 

  环保重拳频频出击 钢企业绩雪上加霜

 

  如果说压缩产能早已成中国钢铁业的主旋律,那么治理钢企环境污染的调子近年来则声势渐隆,并最终在2013年达到一个高潮。

 

  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13地创雾霾天数历史纪录,104座城市重度“沦陷”。雾霾这记重拳打得可谓是“快准狠”:各重工业城市及周边基本无一幸免,PM2.5爆表情况此起彼伏。

 

  而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10个月月度排行和季度排行显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排名,超半数来自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市更是连续上榜。

 

  河北是钢铁第一大省,钢企在这些数据面前难辞其咎。据悉,烧结、球团是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的主要生产环节,现行的针对该环节的排放标准是环保部于2012颁布的《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上限分别进行了规定。然而,瑞银证券今年8月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称,虽然该环保标准已经颁布了一段时间,但目前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也与排放标准的实际操作存在难度有关。许多钢企虽然配备了环保设备,但这些设备的操作难度较大。比如钢铁烧结脱硫技术复杂,湿法、半干法、干法多种技术路线并存,而且尚无主流标准。另外,有的高炉安装了环保装置,有的不安装或安装了却间歇性运作,但最终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气体量和粉尘量并没有办法统计,这也方便了很多钢企在执行标准时偷工减料。

 

  而钢企自身也有难言之隐。今年1月-10月平均吨钢利润为0.84元,也就是说一吨钢产生的利润还买不了一瓶矿泉水。在这样的利润水平下,钢企还要在环保上增加支出,确实入不敷出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钢铁业环保政策的执行过程肯定会很艰难。“钢铁企业利润本身就不高,而且国家没有这方面补贴的先例,今后很有可能也不会有,再抽出一部分加强环保对企业来说就是难上加难。”

 

  但当下,随着公众对雾霾天气的不满日增,舆论对重工业的污染高度关注,钢铁业已无法在环保的问题上“能躲就躲”了。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环保治理和压缩产能一起,将成钢铁业的重中之重。需要一提的是,这两件钢铁业的大事,相当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钢铁产能大幅度被削减,将有力控制污染排放;而相比其他化解产能的手段,拿环保标准来“卡”钢企则更为公平有效。

 

  事实上,河北省和全国分别立下钢铁减产6000万吨与8000万吨的“军令状”,来自环保方面的压力正是关键的动因。而为如期完成上述减产目标,多组环保重拳也接连配合出击。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随后多部委又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按照《行动计划》,包括钢铁业在内的重点行业将面临清洁生产审核,到2017年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钢铁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备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电、供水。

 

  另有媒体近期报道,有工信部人士称,工信部跟国家发改委和中钢协沟通后,一致认为用高炉设备等装备的容积率来做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不科学,所以在“十三五”中不会再将其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衡量指标,而将改用节能环保总量控制。

 

  可以预见,未来还将有更多严苛的环保政策落地。不过,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钢铁业在环保上面临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其必然增加钢企的运营成本,因此在环保的推进上不应过于激进,要给钢铁行业一个缓冲期。

 

  此外,业内人士也呼吁在环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公平”。一些钢企在环保上做得比较到位,但其利润却比不上那些不注重环保的小钢企或非法小钢厂,这无疑是对优秀钢企的一种打击。因此,地方政府的执行力要真正落实,不能“明控暗保”,要保证从上到下的体系健全。总而言之,无论是环境治理还是产能控制,只有真正执行到位,钢铁业才能再见曙光。


  超低利润率苦扛3万亿元负债 钢贸商唇亡齿寒

 

  尽管人们相信,在环保“攻坚战”加速推动产能彻底出清之后,钢铁业将“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走进“春天里”,但对每一家钢企来说,身处这一行业的大变革大洗牌之中,眼前感受到的痛苦与死亡威胁却是最直接的。

 

  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86家重点钢企实现利润17.16亿元,按月大幅下降47.46%,扭转早前连续三月的升势。其中,86家钢企中有18家亏损,亏损面上升到20.93%。而尽管7月-9月间盈利连续增长,86家重点钢企前三季度累计利润达到113亿元,但他们的平均销售净利率却仅为0.41%,仍处于工业行业中的最低水平——这一数据在今年上半年甚至一度掉到了0.13%。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如今炼钢不如卖白菜。

 

  即便是作为行业翘楚的上市钢企,其境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公开财报数据显示,33家上市钢企中有11家前三季度报亏。其中,重庆钢铁亏损16.99亿元,同比增亏45.24%;首钢股份亏损3.9亿元,同比增亏26.86%。另外,安阳钢铁亏损3.7亿元,马钢股份亏损3.29亿元,华菱钢铁亏损2.749亿元,山东钢铁亏损1.28亿元。

 

  而即便是那些前三季度盈利的上市钢企,其利润来源也颇具“技术性”。资产重组、出售资产或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是比较普遍的扭亏方式,另外,各种政府补贴也为不少钢企实现正利润立下汗马功劳。以去年的亏损王*ST鞍钢为例,公司通过资产置换所带来的近7亿元的利润,占据了公司在三季报中的全部利润。而今年凌钢股份收到的累计高达3.8亿元的财政补贴,对于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的0.5亿元的盈利来说更是举足轻重。

 

  除了小心翼翼地行进在盈亏生死线上,对于许多钢企来说,高企的财务风险也是危险的“定时炸弹”。中钢协统计,截至6月底,全国86家重点钢铁企总负债达3.02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1.3万亿元。亦即86家重点钢企平均每家负债348.8亿元!

 

  3万亿元意味着什么?这是今年上半年86家重点钢企全部销售收入的1.67倍,是这些钢厂利润总额的1327倍!

 

  此外,今年上半年,钢铁业总资产负债率已达69.47%。虽然行业特性决定了钢铁业资产负债率整体偏高,但即便如此,当资产负债率超过80%,警报也拉响了。而在这些重点钢企中,其中有39家钢企今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超过80%,15家钢企超过90%,更有5家钢企超过100%。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重点钢企9月末的资产负债率数字已变为69.63%,达到了近10年来的历史高点。

 

  对此,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此前甚至表示,也许用不了一年,钢铁业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不是产能过剩,而是资金链断裂。

 

  值得一提的是,在钢铁产业上演的这部堪称《悲惨世界》的大戏中,除了主角钢企,钢贸商也扮演了令人叹息的角色。

 

  钢贸行业中有这么一个段子:钢厂吃肉,钢贸商啃骨头;钢厂啃骨头,钢贸商喝汤;钢厂喝汤,钢贸商喝西北风;钢厂喝西北风,钢贸商吐血。

 

  对号入座,当钢厂大面积亏损,钢贸商也只能无奈大口“吐血”。作为钢厂和下游客户之间的中间商,近年来,钢贸商频频遭遇客户推迟订单、拖欠货款,加上银行贷款收紧,钢贸商资金链日趋紧张,部分已陷入断裂危机。

 

  在曾经最繁荣的年代,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钢贸企业曾一度发展到6000余家,从业人数多达6万。但如今,这些钢贸企业几乎锐减了一半,勉强活下来的企业,也在挣扎之中。

 

  而钢贸老板,这个曾经鲜衣怒马、风光无限的财富群体,也频频与“跑路”、“自杀”等字眼挂在了一起。据媒体此前报道,福建省周宁县上海商会一位女老板所记录的“死亡笔记”里,已有不下10名钢贸老板自杀。而导致他们走上绝路的直接原因,正是持续的生意亏损和银行催债。

 

  铁矿石期货叫板垄断定价 钢企欲借多元化“救赎”

 

  当然,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好消息还是有的——铁矿石期货的问世正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

 

  多年来,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但铁矿石的定价权始终掌握在少数寡头手中。高企的铁矿石价格,让中国钢铁业一直存在着为“三大矿山打工”的说法。即便近年来钢价大幅下跌,铁矿石价格仍处在高位,钢价的跌幅远大于矿价的跌幅。

 

  事实上,中国钢企此前大批奔赴海外寻矿买矿,最重要的动力正是为了提高矿石自给率,加大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取稳定的铁矿石供应,降低生产成本。经过数年铺垫运作,其效果也已有所显现。

 

  拿武钢来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家中国钢企频频“出海圈地”,到2012年已成为全球钢铁制造商中最大的铁矿石拥有者,预计其2013年海外矿石年产量可达1500万吨,2016年可实现铁矿石的全面自给。

 

  另据五矿集团副总裁李福利预计,中国钢企海外铁矿石权益矿产量在2015年将达到1.5亿吨,从而有望扭转铁矿石价格由国外矿业巨头主导的局面。

 

  而今年10月1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球首个以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或将为中国钢企叫板三大矿山,争夺铁矿石定价权提供新的利器。

 

  目前,国际铁矿石三巨头80%-90%的产量以普氏指数为基础定价,普氏指数又以三大矿招标价为依据。由于普氏指数样本量小、编制方式并不公开,三大矿招标过程也不公开,因此其价格透明度饱受市场争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铁矿石期货设计为以实物进行交割的期货合约,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体现公允的市场价格,有助于构建客观、公正的定价体系。有了铁矿石期货,国内企业能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更直接便捷地参与到市场中来,使其交易意愿在主场得到最大限度的反映,从而利于逐步提升中国钢企、贸易商等的议价话语权。

 

  目前,已运行两个月的铁矿石期货交投较为活跃,产业客户参与较为积极,市场运行平稳,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逐步显现,交上了一份令市场较为满意的答卷。

 

  不过,铁矿石期货要想真正撬动铁矿石定价权,还要不少路要走。当期三大矿山参与中国版铁矿石期货的热情并不高,而若无法吸引他们下场搏杀,铁矿石期货恐将沦为中国钢铁与矿业企业之间的自娱自乐,很难最终变身成为核心定价权。

 

  而当下,不愿被动等待的钢企们,更愿意主动出击,寻求自我的救赎之道。多元化成为许多钢企不约而同的选择,他们希望借此寻求新的盈利源。

 

  钢企多元化并非新鲜话题,如前述武钢海外抄底买矿正是钢企常见的多元化方向之一。武钢也尝到了其中的甜头。公司人士此前坦言,在近两年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武钢能够保持微利,其中来自矿山的收益占了相当一部分。

 

  2013年,加入多元化行列的钢企越来越多。有的钢企多元化仍围着钢铁主业转,或往上游寻矿,或向钢铁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延伸。如宝钢今年5月底正式宣布“触电”,推出钢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宝钢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野心”:想借此打造“钢铁版的亚马逊”。

 

  有的钢企则大胆跨界,干起了与主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当。这又不得不提武钢,去年其养猪的计划披露后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武钢董事长邓崎林进一步“淡定”地表示,公司还计划购买几千亩地进行立体生态养殖,同时将开展幼儿教育、水电维修、汽车租赁等城市后勤现代化服务。

 

  或许有了武钢榜样在前,不少钢企也对“衣食住行”行业青睐有加。如今年9月,民营钢企巨头天津荣程集团宣布进军白酒业,在泸州打造10万吨白酒生产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额达120亿元。上市钢企方大特钢亦宣布将分别投资2000万元和1亿元进军餐饮行业和矿泉水产业。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新盈利点就可能成为新出血点。早在2000年前后,国内钢铁业也曾经历过一轮多元化发展热潮,从电子到服务业,很多领域都有涉及。但最终大多都未能成功,不得不退出收缩。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钢铁业现状来说,钢企多元化是有益的尝试。但这种业务的延伸一般还是应围绕钢铁产业链为好,这样能更好地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实力。其它的如食品饮料这些跟钢铁不相关的行业,不管是市场渠道,还是人才管理,钢企都没有优势,这种非主业的发展风险不小。

 

  但无论如何,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对于钢企们来说,面对眼下愈演愈烈且很难预计将持续多久的行业大洗牌,只有先想尽办法活下去,才谈得上“剩者为王”。

 

 

       2013年煤炭业白皮书:黄金十年终结 九成上市煤企业绩跳水

 

\

 

       一年来,煤炭行业可谓进入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四面楚歌。曾经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的煤炭企业开始过起“苦日子”,记者在各地众多煤企高管那里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减支降耗”、“内部挖潜”。

 

  从煤炭市场价格看,“煤飞色舞”的“黄金十年”从2012年就彻底结束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飞流直下,特别是环渤海动力煤指数自去年11月以来一路向下、跌跌不休;进口煤凭借价格优势“大兵压境”,今年前11个月的进口量达到2.92亿吨,同比增加15.1%,超过去年全年2.89亿吨的进口量,突破3亿吨已无任何悬念,大幅挤占了国内煤炭企业的市场空间。有专家称,华南地区的电厂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发电煤都是在用进口煤。

 

  从煤炭企业层面看,煤炭企业停产、停工、关门、降薪、以煤矸石抵工资乃至连续几个月发不起工资的声音不绝于耳;上半年煤炭行业A股“亏损王”——兖州煤业,因汇兑损失巨亏近24亿元。

 

  从区域层面看,“三西”煤(指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这三个煤炭主产区)首当其冲,受伤最深。今年前10个月,山西省煤炭行业亏损面达47.5%,煤炭企业亏损额为149.8亿元;前三季度山西省焦炭工业亏损面更是高达74.6%,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7.3亿元;内蒙古西部特别是鄂尔多斯300家中小煤矿关停率近半,甚至高达三分之二;陕西神木这个曾经凭借煤炭资源创造经济神话的县城,正濒临全面破产。

 

  从行业政策看,各地政府为了保证当地煤炭企业的销售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背负“违背市场规律,实施地方保护”的骂名,推出各种版本的“煤电互保”政策,以上网电量指标作为调剂手段,鼓励当地火电企业优先使用本地煤;同时,煤炭企业也在不断呼吁限制进口煤,特别是以环保名义呼吁限制对高硫煤、低卡煤和褐煤的进口量,招致五大电企联名反对,煤电博弈不断升级,限制进口煤的征求意见稿最后也胎死腹中,不了了之。直到11月底,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煤炭企业才从“顶层设计”层面获得了一些实质性的利好。

 

  临近岁末,让业界稍感欣慰的是,在经历了一年多“水深火热”的痛苦调整后,环渤海动力煤指数10月中旬以来连续9周上涨,与年内530元/吨的最低点相比,涨幅已接近15%。这让煤炭业似乎听到了久违的“春天的故事”。

 

  但这个“春天的故事”还能讲多久?展望2014年,本报记者在采访多家煤企高管、业内专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煤炭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仍然十分严重,在巨大的环保压力下,煤炭业面临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仍将继续,全行业的“寒冬”还没有到头,“苦日子”还远未结束。

 

  总策划:《证券日报》产经中心年终专稿策划组 撰稿: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唐振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11年四季度以来,煤炭价格一直呈下滑态势,去年下半年起更是急转直下。

 

  从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历史趋势图不难看出,从2011年11月初煤炭价格下降以来,到2013年10月9日,环渤海地区的平均价格水平除有两次小幅度反弹外,基本上都处于下滑状态。

 

  从整个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的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看,2013年10月9日和2011年10月19日的平均价格相比,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由847元/吨下降到530元/吨,下滑317元/吨,跌幅达37.4%。

 

  这一价格即使与现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连涨十周之后的622元/吨相比,也下降了225元/吨,跌幅仍高达27%以上。

 

  煤炭价格之所以遭遇如此深幅调整,与之前煤炭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过快,造成产能严重过剩是分不开的。产能过剩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根本解决必须进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同时,煤炭产能不消化,价格持续上涨的支撑就不可能存在。

 

  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的7年中,煤炭行业共投资2.27万亿元,形成了巨大的煤炭产能,主要产煤省区经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后的矿井陆续投产,形成了当前巨大的市场过剩压力。

 

  煤炭贸易专家黄腾曾表示,目前煤炭行业总体产能过剩接近10亿吨,未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的压力非常大,产能过剩的局面不改变,煤炭价格长期走跌的趋势就不可能改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曾向媒体表示,现在煤企赚不了钱主要原因是产能建设太超前,在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煤炭市场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很大;但眼下也要承担产能建设大幅超前的后果,并要直面需求增速下降和进口煤冲击带来的挑战。

 

  相对低廉的进口煤炭价格以及持续增长的进口量也让国内煤企遭受重创。 进口煤“大兵压境”,大幅挤占了国内煤炭市场空间,让国内煤企面临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严峻形势。

 

  事实上,近年来煤炭进口量一直在大幅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8年至2012年,中国进口煤炭分别为4040万吨、1.27亿吨、1.654亿吨、1.82亿吨和2.89亿吨。

 

  在2012年煤炭进口量大幅跳增至2.89亿吨之后,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月-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含褐煤)2.9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15.1%,已经超出2012年全年的煤炭进口量。

 

  并且,11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出现反弹。今年11月我国煤炭进口量达到了2872万吨,环比增加了435万吨、增幅为17.9%。这也是今年以来仅次于1月份的次高水平,预计上述状况有望延续到12月份,甚至明年1月份。这将进一步减少消费企业对内贸煤炭的需求,抑制国内煤炭价格上涨。

 

  国内煤炭市场自然不能拱手让给进口煤,但如果自身竞争力不足,市场空间不断被“蚕食鲸吞”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累计产量34.2亿吨,前11个月煤炭产量同比增长0.35%,实现正增长。其中,11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3亿吨,煤炭销量3.17亿吨,同比均略有上升。

 

  单从前11个月的国内煤炭产量与进口煤数量的增幅来看,国内煤炭产量虽然实现了正增长,但只同比增长了0.35%;而同期进口煤的数量却同比增长了15.1%。这说明国内煤炭消费量的增量空间越来越多地被进口煤挤占,这无疑让国内煤炭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煤企业绩一落千丈

  昔日煤老板风光不再

 

  2013年即将结束,这一年煤炭行业几乎跌入谷底。中小煤企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境地;大型煤企虽不至于此,但也是勒紧裤腰带紧衣缩食过日子,大幅降薪,削减成本,千方百计地增收增效。

 

  煤企业绩一落千丈,曾经一掷千金的煤老板似乎正渐渐远去。

 

  从32家煤炭上市公司三季报看,其盈利情况相当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是煤炭行业惨淡的一个缩影。前三季度,28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占比高达88%;仅有4家公司净利同比实现增长。

 

  其中,安泰集团前三季度净利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344%,亏损9949万元。远兴能源同比下降260%,宝泰隆同比下降146%。

 

  前三季度净利下降超过五成的公司还有平庄能源、郑州煤电、恒远煤电、上海能源、盘江股份等。

 

  持续下跌的煤价使多数煤企的业绩大幅下跌,甚至亏损。而兖州煤业亏损最为严重,前三季度亏损高达5.88亿元,成为煤企中的“亏损王”。

 

  而上半年兖州煤业就已经以巨亏24亿元成为“亏损王”,三季度业绩仍旧倒数第一。亏损的原因是公司三季度仅汇兑损失就高达20.3亿元。

 

  兖州煤业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煤企,在今年半年报和三季报都成为“亏损王”,令人叹息。当然,兖州煤业的亏损有其特殊的原因,是汇兑损失过高造成的,但是其煤炭业务也不尽如人意。

 

  此外,煤气化前三季度也亏损3.09亿元。公司三季报称,报告期受国家宏观经济和煤焦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原煤、精煤价格持续低迷,库存增高,致使公司经营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

 

  同样,恒源煤电也表示,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行情持续疲软,煤价下跌致使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

 

  纵观煤企三季报不难发现,其他煤企业绩亏损的原因也基本相似,就是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市场低迷,煤价不断下跌。

 

  煤价不断下跌,导致煤企陷入业绩大幅下滑甚至集体亏损的窘境。而煤企坐在家里就有人抢着来买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销售部门的人也不再是大爷,在最艰难的时候,甚至全体出动到处求人买煤。

 

  除了部分大中型国企煤矿有产量任务要求,维持生产,中小型煤企停产关闭现象更为严重。煤企进入微利时代,在最难熬的时候甚至赔本出售部分煤种。

 

  在增收无望的情况下,煤企不得不通过降低工人工资来减少开支,节省度日,大部分煤企降薪幅度为10%-20%。而有的煤企由于业绩较差,甚至贷款给工人发工资。

 

  山西煤老板邢利斌2012年初在海南三亚一掷7000万元给女儿办了一场奢侈的婚礼,风光一时,让人们再次对煤老板刮目相看。而随着煤价不断下降,邢利斌的联盛集团,也开始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目前,联盛集团财务状况堪忧,金融负债近300亿元,已基本失去债务清偿能力。联盛集团负债累累,其下属企业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发过工资。

 

  曾经风光一时的煤老板,如今惨淡至此,可悲可叹。

 

  随着煤企的日子愈发艰难,煤炭工人的日子也没以前好过。很多煤炭工人顶着沉重的任务,却不断被降薪,已经开始谋求转行。

  需要一提的是,眼看着亏损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煤企开始卖资产以使财务报表看上去很美。

 

  大同煤业三季报显示,公司2013年1月-9月,公司亏损8.88亿元,每股亏损0.53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盈利2.12亿元。

 

  由于业绩惨淡,不久前,大同煤业转让了两个煤矿来减少亏损。大同煤业表示,为有效减少公司亏损,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同煤集团转让同家梁矿及四老沟矿的整体资产(含负债)。此次资产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向同煤集团承租同家梁矿和四老沟矿相关的土地使用权。此次转让对价为14.95亿元。而希望通过财务手段改善财务报表的煤企不止大同煤业,与其如出一辙的还有阳泉煤业、山西焦化等。

 

  煤企似乎还不习惯没钱的日子,于是在年底开始卖资产“挣钱”,至少可以让财务报表看起来比较富有。

 

  通过卖资产改善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没料到会轮上多年来财大气粗的煤企。而变卖资产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煤企该思考的恐怕是在煤炭行业低迷期如何让公司屹立不倒,东山再起。

 

  煤炭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现实,煤企不得不开始转变经营思路,改变单一的煤炭生产经营模式,逐渐向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领域扩张,以兼并重组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通过煤炭深加工向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发展,也是煤企提高整体效益的出路之一。

 

  煤炭市场“黄金十年”结束,煤价下降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也让煤炭生产重地“三西”地区遭受重创。

 

  《证券日报》记者今年6月份走访了山西、陕西、秦皇岛、唐山等地,由于煤价下跌,煤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中,陕西北部榆林地区继续保持生产的煤矿数量不超过10%,煤矿大面积停产。作为陕北地区的产煤大县,全县有99家地方煤矿,只有7家还在维持生产,一吨煤仅赚三四十元,毛利率不到10%。榆林各个矿区煤价继续小幅下调,幅度在5元-10元之间。

 

  而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所面临的情况更为糟糕。

 

  记者6月份连续多天在山西多地深入调查后发现,山西煤炭正在不断遭受进口煤的挤压,内蒙古和陕西的煤炭也在低价涌入,并成为河南、山东等地推出“煤电互保”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尽管山西煤企尚未大规模停产,但量价齐跌,山西煤炭生产和运销收入都大幅下滑。

 

  山西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9月,山西省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出现净亏损。

 

  其中,焦炭工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28.1亿元;煤炭行业亏损面为48%,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33.8亿元,同比增长79.3%,占全省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的比重为40.7%。

 

  煤炭一直是山西省工业经济的支柱,由于煤焦钢行业的严重亏损,让2013年1月至9月山西省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4.2%,增速列全国末位。

 

  惨淡至此,山西煤企不得不从节省开支着手,并大幅降低工人工资,试图增加收入。

 

  整体煤炭市场经营惨淡,主要产煤区之一的内蒙古也同样未能幸免。数据显示,1月-9月,内蒙古煤

 

  炭开采和销售共入库企业所得税52.96亿元,同比减收23.36亿元,同比下降30.61%。

 

  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在全国19个煤炭减产省份中,内蒙古排名第一,同比降幅最大,达到近4600万吨。

 

  尤为严重的是,在鄂尔多斯市300多家煤矿企业中,有2/3已经停产,而这里的煤炭储量占到全国的1/6。

 

  不得不说,今年的煤炭行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和考验。

 

  但从9月底开始,煤炭需求似有好转,煤价开始出现上涨。基于2014年电煤购销合同谈判的需要,大型煤企不断提升对煤炭销售价格水平的预期。

 

  有市场人士认为,近期煤价上涨并非简单的市场作用,大型煤企带头涨价意在即将来临的煤电谈判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电企补库存等刺激需求行为的结束,加上进口煤的冲击,煤价上涨的动力已经不足,供过于求的背景下,煤炭市场将仍旧低迷。

 

  高华证券分析师韩华认为,中国煤炭行业的最差时期尚未结束,2013年仅仅是中国煤炭行业持续多年下行周期的开始,预计2013年-2015年利润率和盈利将进一步受压。

 

  尽管从9月底开始,煤炭市场出现了短暂复苏,煤价也持续上涨,为煤企四季度业绩回暖带来帮助,但这似乎并不能改变煤企全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命运。

 

  不可忽视的是,在煤价下降的过程中,煤炭市场也被重新洗牌,尤其是“三西”地区,实力弱的中小煤企大批停产倒闭,逐渐被淘汰出局,煤炭资源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

 

  “煤电互保”遭诟病

  “顶层设计”现实质性利好

 

  在“三西”重点产煤区遭受重创后,向其“伤口上撒盐”的是,肇始于河南的“煤电互保”政策。河南、山东等多地的“煤电互保”,让“三西”煤真正陷入内外交困、四面楚歌。

 

  由于煤炭价格“飞流直下”,让各地的煤炭企业叫苦不迭,而对很多区域来讲,煤炭企业都是解决当地就业和税收问题的大户。地方政府为了保当地煤企,纷纷出台“煤电互保”政策,甚至不惜背负“破坏市场规则”、“实施地方保护”等罪名。

 

  所谓“煤电互保”,简言之,就是当地政府下达行政指令,要求当地电厂优先使用当地煤企生产的电煤。这一政策的目的很简单,即在电煤价格持续疲弱的情况下,当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力保当地煤企不死。

 

  5月份以来,河南率先出台“煤电互保”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当地火电企业使用本省煤,来支持本省煤炭企业去库存;之后,传出山东、陕西、安徽甚至湖南等省份的地方政府相继跟进,采取直接或间接措施限制外省煤进入本省。

 

  由于亏损严重,这让山西资源型经济陷入困境,不光各个煤企,连山西省省长李小鹏都无法淡定,亲自出面与一家一家电企谈,增加山西煤炭采购,签订煤电长期合作协议。

 

  7月初,李小鹏在北京与五大电力集团负责人座谈,希望电企继续支持山西发展,加强与山西在低热值煤发电、煤电一体化、煤层气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7月底,山西省政府出台的20条“煤炭新政”,将“煤电互保”政策推向高潮。内容包括“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对省内实施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和签订煤电长期合作协议等的发电企业,给予发电指标倾斜,鼓励其节省运力,节约成本,清洁高效,就近用煤”等措施。

 

  很显然,地方政府推出“煤电互保”这种带有浓重“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是非常短视的行为,整个市场将被分割成一个个“堡垒”。“煤电互保”政策对于产煤小省的煤炭企业而言,的确起到了“救死扶伤”的效果。但是,这个效果的产生是以破坏整个市场游戏规则为代价的,该淘汰的落后产能淘汰不掉,无异于“饮鸩止渴”。

 

  按照煤炭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这种政策本身注定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它违背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趋势。

 

  同时,各地的煤电互保政策也遭到了火电企业强烈反对,甚至出现了“电厂运煤车被堵在门口三天”的闹剧。10月份,山西大同某央企下属电厂的数百辆运煤车在当地被截3天,原因是该电厂拒绝采购大同本地煤,而是采购从内蒙古、山西朔州等地拉过来价格更便宜的“外地煤”。

 

  “有病乱投医”的煤企在呼吁地方政府煤电互保的同时,也在不断呼吁限制进口煤。5月底,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 “远距离运输和进口动力商品煤”上,提出热值不得低于19兆焦耳/千克(约为4544大卡),硫含量不得高于1%,灰分不得高于25%。希望以此来限制低卡、高硫、高灰分煤特别是限制褐煤进口,以此来缓解国内煤炭企业的竞争压力。

 

  但这一政策马上引爆了五大电力企业的联名反对,五大电力集团——中电投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联名上书发改委,反对拟限制低热值煤炭进口。最终这一“征求意见稿”胎死腹中,不了了之。

 

  事实上,即使真的实施了这一《暂行办法》,只要进口煤和国产煤价格倒挂的趋势不改变,进口煤贸易企业就肯定会想方设法规避“暂行办法”。那样的话,这一纸禁令仍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在煤炭企业大声疾呼了大半年之后,“顶层设计”层面终于作出了回应。痛苦挣扎了一年多的煤炭企业终于迎来了实质性利好。

 

  1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下称《意见》),为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将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加强煤炭进出口环节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水平,为营造煤炭企业良好发展环境。最令煤炭企业欢欣鼓舞的是《意见》中的“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事实上,压在煤炭企业头上各种名目的“乱收费”现象一直饱受诟病。据统计,我国涉煤的税费不少于109项,除21个税种外,还有不少于88项的各种规费。各种涉煤税费已占企业营业收入的25%-35%。

 

  但为煤企“减负”的同时,这一《意见》也是未来煤炭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指南,其核心是为了缓解煤炭产能过剩及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带来的阵痛仍必须由煤炭企业来承受。

 

  路漫漫其修远兮。长期看,实体经济仍未出现实质性好转,煤炭供过于求的局面无法在短期内扭转,煤企2014年的日子恐怕依旧难熬。



      2013年房地产白皮书 千亿元级房企土豪增至七家

 

\

 

       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是核心要求;2013年,“稳增长”压力不减,全年实现“7.5%”目标胜券在握;2013年,资金盘活存量,消费犹抱琵琶,“两轮驱动”克难攻坚;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15个方面的改革……

 

  2013年,贷款利率全面放开,上海自贸区设立,金融改革提速;201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2013年,证监会再掀监管风暴,“顶格处罚”成惯常做法;2013年,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一线城市房价一骑绝尘;2013年,4G牌照发放;2013年,客厅互联网大战上演……

 

  静思推动敏行,岁暮天寒,梳理今年的故事,是为接力明天。这既是开启,也是延续;既是积淀,也是传承。

 

  行业白皮书背后通常意味着“望断群峰巅,登临方解意”、“一览众山小”,其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都是不容易达到的。

 

  之所以冠之以“白皮书”,希望我们能够有,至少部分有“胸中经纶点江山”之潇洒;能够有,至少部分有“登高壮观天地间”之境界。

 

  凡人底色,亦可书写将相襟怀;立足方寸,亦能走出四海格局。

 

  这些都是《证券日报》产经中心年终专稿·行业白皮书出台前的思考。

 

  岁末天寒,希望我们的年终专稿系列能给您带来一份惊喜,一份不一样的温暖。

 

  前言:2013年房地产的发展超出了许多所谓预言大师的盖棺定论范畴。一线城市房价一骑绝尘,房企情绪高涨,抢地潮一浪高过一浪,而三线、四线城市迥然不同,成交低迷,房价徘徊不前,有些地方竟然出现“鬼城”。年初,被称为历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但作用似乎是为一线房价上涨加码助力,年底不少城市再次你追我赶,房价调控“严”字当头,一年中,房价调控热两头。保障房陆续入市,对房市冲击如何?结论难下;未来房价如何走向?结论难下;调控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多大的冲击,结论难下。

 

  2013年,地产市场四大特点不容忽视:一线城市房价创新高、卖地创新高、融资创新高、房企“出海”前所未有。

 

  如果说前些年房企的海外投资还可以称之为大胆尝试的话,那么2013年房企的海外投资绝对称得上是一股热潮。

 

  12月13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透露了这家行业龙头海外投资的最新动向,其在微博上表示,万科进入纽约的第一个项目将会是位于曼哈顿区的超高层。此前,万科已经确定了两笔海外投资,这其中还不包括年初其在中国香港拿下的荃湾项目。

 

  早在今年2月份,万科便宣布以1.75亿美元与美国铁狮门公司合作开发旧金山一个豪华公寓项目。随后的4月16日,万科又宣布与新加坡吉宝置业联手开发新加坡东部的一个住宅项目。

 

  不过,与绿地相比,万科的海外投资规模可谓“小巫见大巫”。

 

  这家今年刚刚在中国香港实现借壳上市的开发商,一年内便形成了亚洲、大洋洲、欧洲、美洲等世界房地产开发版图布局,总投资规模超过百亿美元。其收购的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70%股权,项目的总投资额预计将超过50亿美元,是内地房企迄今在美国的最大投资。

 

  来自克而瑞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内,有接近20家知名房企进驻海外房地产市场。其中绝大部分是在2013年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例如万科在2012年成立了海外业务推进小组,但直到2013年才开始正式进行海外投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品牌房企开始热衷于海外投资呢?

 

  中国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在中国高净值人群(定义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口)中,14%已经移民海外,另有46%正在计划或者办理移民的过程中。

 

  世邦魏理仕发布的《中国资本进军海外房地产投资》报告也显示,按中国当前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资产规模估算,未来或有1.1万亿元人民币投向海外房地产市场,约占个人投资者人群可投资资产的5%。

 

  与之相符的是,根据来自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在海外的房地产交易规模去年急剧上升,达到18.6亿美元。相比之下,2011年为5.47亿美元,2010年为9000万美元。

 

  对此,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直言,“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国人多的地方,你不去赚,这部分钱就被外国人赚走了”。王石此前表示,由于不少万科的客户将移民海外,其中,30%选择北美地区,万科会跟随这些客户进军北美地区。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中国房企“出海”不仅仅是战略布局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想利用国内房企在销售渠道上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高端职业人群到海外置业投资,这些房企也可以在这个细分市场上获得收益。

 

  同时,国内地价高企,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频繁出台,扩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进企业国际化等因素也是房企“出海”的重要原因。

 

  “积累了在海外开拓市场的经验,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思路、视野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开发模式、产品设计、创新理念等,反哺国内市场开发。”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这样认为。

 

  据了解,绿地在韩国济州岛的项目汉拿山小镇拿地成本仅为50万元/亩,但在海南拿地的价格可能要在1000万元/亩以上。尤其是今年以来,一线、二线城市地王频现,土地价格迅速攀升,北京市的楼面地价已经超过7万元/平方米,堪比发达国家的首都或经济中心。

 

  此外,张玉良表示,当前欧美等国经济加速复苏,中国经济增速却在放缓,二者之间存在“剪刀差”,所以其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房地产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黄金窗口期。

 

  最新的数据也似乎印证了这一观点,据悉,今年英国房地产价格已经较去年上涨了9.7%,且没有下滑迹象。同时,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最新公布的房价指数显示,美国房价已连续第九个季度上涨。而这些数据显然也支撑房企“出海”的信心。

 

  不过,在想着到海外赚钱的同时,这些“出海”房企也应当注意来自各方面的风险。

 

  张宏伟表示,进军海外市场并不简单,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和合适的开发模式、没有更好了解当地房地产市场需求及特色、没有熟悉当地的政治环境与税费制度等,那么,房企布局海外市场有可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海外市场看似蓝海,但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收益。

 

  中坤对冰岛的投资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政治和法律问题,三年时间过去了,无论中坤最早提出的购地方案还是后来的租地计划,事情一直悬而未决。

 

  热衷海外投资 房企扎堆“出海”

  一线城市年内卖地直逼5000亿元

 

  “创33个月以来新高”,“创45个月以来新高”,无论是今年9月份典型的1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还是今年11月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均价,都在不断飙升,土地盛宴貌似已不足以形容2013年一线、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高涨情绪, “饕餮盛宴”或许更为贴切。

 

  “一天产生3个地王”,“溢价率达到491.18%”,2013年,圈内人士年初时听闻“地王”还有些惊诧,可能要稍微质疑一下,地价都比周围房价高了,开发商怎么还是抢?但北京农展馆地块7.3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一出,貌似一切都是“浮云”了。

 

  尽管如此,开发商仍旧在说,“意料之中,并没觉得压力非常大”。显然,A股市场中地产股的表现早已追不上地王出现的速度和辐射广度了。

 

  但当我们的注意力从众多地王中抽身后,这些地王毕竟只是特殊地块的特殊价格,我们发现,从宏观上来看,开发商重回一线、二线城市拿地后造成的市场影响可能更为惊人。

 

  据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12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四个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达到了4817.79亿元,与2012年全年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2042.22亿元相比,上涨幅度为135.9%,况且,2013年的土地出让还未全部结束。

 

  实际上,若按照每克239.76元的黄金售价来计算,一线城市年内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能储备约2000吨黄金。仅从收入增长规模来看,2013年一年卖地的收入是2012年全年的2.4倍。2013年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创下历史新高。

 

  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土地市场表现为例,截至目前,北京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673.9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800亿元,2012年土地出让金仅647.9亿元,同比涨幅有望接近200%;上海市土地出让已经突破2000亿元,而2012年上海市土地出让金为991亿元,涨幅超过100%。

 

  此外,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全国40个主要城市土地成交额高达1.4万亿元,与2012年同期的8369亿元相比,上涨幅度达到了68%,与2012年土地成交总额10674亿元相比,超过了3345亿元。

 

  千亿元级房企扩至七家

 

  “今年不买房,一年又白忙。”这是以往买房者的自我调侃,面对房价如芝麻开花,无奈之感顿然而生。但今年用“一年又白忙”来描述房价上涨,分量远远不够。某地产商数据资料显示,北京市2013年同期的房价为2.3万元/平方米,较2009年同期的1.3万元/平方米上涨近1倍。某些区域,某些楼盘是不是超过了这个涨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2013年是2009年之后楼市最大的一个爆发年,成交量价上涨迅速,各房企基本全面提前完成任务。在调控加码的政策环境中,一线城市房价涨幅依然惊人。去年频频降价还不一定能把房子卖出去的开发商,今年却惊奇地发现,即使不宣传,房子也不愁卖出去,尤其是一线城市的项目,几乎是开盘一个,卖光一个,以至于不找熟人,都买不到心仪的户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412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比前10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108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2013年是自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销售面积增长最快的一年。

 

  截至目前,包括万科、保利、恒大、碧桂园、富力、龙湖、世茂、雅居乐在内的30家品牌房企公布了前11个月的销售业绩,合计销售金额达到了10457亿元,同比涨幅高达33.7%。除了因忙于私有化而无心卖房的恒盛地产之外,其余29家房企全部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增长,很多企业还刷新了各自的年度销售记录。

 

  随着房企业绩的增长,今年房企的“千亿俱乐部”也将迎来新成员。其中恒大、碧桂园前11个月分别完成了984亿元和967亿元的销售业绩,12月份势必跨过千亿元大关,而中海地产在11月份取得79.2亿元的销售额后,已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

 

  历史上最严的“国五条”出台,20%差额征税政策,要求各地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措施,对一线、二线城市的项目销售带来的杀伤力在市场中并不给力。原因在哪?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一方面,在刚性需求推动下,二手房价格将在原有价位上税负加成,直接推高二手房价,而二手房价增长对新建住房定价形成参照上涨效应;另一方面,部分原本在存量住房市场实现的刚性购房需求被迫进入新建住房市场,造成新建住房供需压力,形成需求拉动型的新建住房价格增长。

 

  市场也出现了比较奇怪的政策解读,“日光盘”频出。

 

  在北京市,为了让房价指数得到控制,楼盘销售“按月放行”。每个月只有一个或两个项目入市,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购房需求。因此,只要这种项目出现,刚需者、非刚需者蜂拥而至,无奈之下,只能通过摇号方式来确认购买资格。每每有此项目入市,结果都是开盘当天售罄,房价坚挺程度可想而知。

 

  2013年,市场并非万里江上一片红,分化明显。一线、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三线、四线城市平稳。主要原因是:一线、二线城市供需存在矛盾,聚集了过多的资源,需求集中,而供给和存量相比需求都出现了短缺;炒房客对这些城市厚爱有加,“房姐”、“房妹”不断涌现;恐慌者着急上火入市,为房价上涨增砖添瓦。

 

  融资推高地价 地价推高房价

 

  地价、房价被推高,是融资成本低的“衍生产品”。

 

  仅从今年房企在海外资本市场频繁融资的具体情况也可以看出,除了成本比较低之外,房企融资规模比较大,期限也比较长,单笔融资期限有超过5年的,甚至还有长达7年以上的。此外,一家房企多次发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都意味着,房企对低成本资金的需求非常强烈。那么,这些钱都用到了哪里?

 

  据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其实这些房企发债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种:还旧债;买地扩张;一般性经营资金。以富力地产为例,公司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为现有债务再融资、收购土地及一般公司用途。

 

  还债剩下的钱,开发商几乎都用来“抢地”了,因为手握大量现金的话,显然可以在竞争优质地块时获得先机。

 

  不得不说,2013年土地市场被称之为“饕餮”盛宴的背后,拿地王跟买白菜似的底气所在,不乏海外资本市场的推动。企业有了低成本的大量资金才敢于出手,且能痛快下手。而一线、二线城市房价的走高,也给了海外投资者更大的信心。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借道中国香港的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和资本运作,虽然已经成为不少开发商的共识,但成功吸得海外资本,并不意味着前途就一帆风顺,一些企业也陷入了财务危机。

 

  2013年,有实力角逐北京市场的知名房企高层每每感叹,“太贵了”,“我们抢不到”。但就其结果来看,显然,部分房企依然抢地抢得很欢快。

 

  然而,地价成本骤增,人工成本猛涨,房企如何平衡资金?除了向海外资本市场伸手,频繁发债,换取相对低成本的资金外,销售额便成为房企回笼资金的最大依靠。而从笔者了解到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仍是房企销售业绩的主力贡献区域,这也是房企扎堆一线城市抢地的主要因素。

 

  此外,更吸引开发商的是布局一线城市带来的利润。事实上,无论是地价的飙升还是人工成本的猛涨,最终这些成本还是转嫁给了购房者,这个市场的终端接盘者。

 

  不过,开发商对未来一线、二线城市房价走势判断的乐观程度似乎一直在打破人们的认知底线。这种“简直疯了”的拿地情绪风险性还是很大的,甚至有些企业已经被套在了里面,地王没法入市,无法见到“回头钱”。

 

  同时,入市时间拖得越久,开发商的资金压力越大,尤其对一些无法在海外资本市场融到低成本资金的企业,已经纷纷开始借道信托融资。

 

  房企海外融资直逼3300亿元

 

  “2013年房企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今年年初,《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龙头房企高层时,他们一致认为,资金压力会小很多。

 

  临近年底,我们发现,这些房企高层的预判确实成了事实,开发商快速地越过了2011年和2012年初的行业冬天。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这种资金周转缓慢的行业中,寒冬之季,开发商高层开会时讨论“能不能找到钱?”而今年3月份以来,房企高管开会时的议题是“能不能找到资金成本更低的钱?”低息融资,这无疑是今年房企能够大手笔抢地,“开疆扩土”无所畏惧的底气。海外资金市场低成本的大笔融资,俨然让这些2011年甚至2012年初还“省吃俭用”的房企快速变身为“土豪”。

 

  事实上,从开发商年内累计融资额的一组数据可以窥见,其从海外资本市场的吸资规模。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房企海外融资总额(包含贷款)合计人民币高达3256亿元,与2012年房企全年融资额相比,涨幅超过100%。

 

  再来看一组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监测的数据,2013年1月-11月,上市房企前40强披露的融资总额约为2080亿元,同比增长85.7%。值得注意的是,40家上市房企的海外债券融资额达1238亿元,与2012年同期相比,骤增153.1%。

 

  从上述可以监测到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海外融资同比上涨幅度和其在房企融资总额中所占比例都在大规模增长。实际上,在房企跨越千亿元销售额这道门槛后才开始谋划去海外掘金之前,有实力的开发商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早已在海外资本市场搭建融资平台,并且以超过100%的增长速度大规模海外举债,暂且不说这种动作频繁的海外发债对企业发展的利与弊,单单从融资成本上看,几乎就可以理解房企为何执着于大规模海外举债了。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监测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11月,前40强上市房企海外债券融资平均利率为7.65%,较2012年下降1.35个百分点。

 

  以龙湖地产为例,2013年7月10日,龙湖地产宣布获得一笔76.72亿港元的4年期俱乐部贷款。但龙湖地产这笔融资的原定额度是30亿港元,然而龙湖称由于资本市场的超额认购等多种原因,最终将这笔融资扩容至77亿港元。在此之前,内地房企单笔银团融资额最高的是中海地产于2012年4月份发行的76亿港元三年期的俱乐部贷款,而这次龙湖地产获得的融资数额则意味着创下了内地房企单笔银团融资规模的新纪录。

 

  不过,在我们看来,龙湖海外融资扩容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省资金成本。可以算这样一笔账,按照9个月提款期计算,若龙湖在2014年4月份前,回购之前发行的7.5亿美元债券,未来两年,将节省资金成本达人民币5亿元。

 

 

       2013年家电业白皮书 销量增速放缓 投诉量再增四成

 

\

 

       总策划:《证券日报》产经中心年终专稿策划组 撰稿:证卷日报记者 贾 丽

  

       前言:挥别高速发展的时代,今天的家电业不再存在虚无缥缈的“金矿”。纵观2013年,中国家电业“脉象”平稳,缓慢回暖,市场销量增长5%。走出政策扶持高峰期,家电企业再次回归残酷的逐鹿时代。

 

  产业结构升级、跨领域扩张成为家电企业拓展盈利空间的抓手,电商高速发展、互联网快速渗透成为全行业跨领域合作共识。美的整体上市、格力品牌多元化、海尔牵手阿里拥抱互联网、长虹家庭互联网转型……传统家电企业纷纷进入各具特色的转型期。

 

  这一年,是家电巨头彻底改头换面的一年。家电巨头掌门人几乎完成了新老一代的交接,第一代创始人退居幕后。杨绵绵淡出海尔,第二代掌舵者走向台前;格力灵魂人物朱洪江交棒铁娘子董明珠,“她”时代董明珠大胆操刀格力多元化;何享健交帅印于方洪波,首创家族企业向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转型新模式。三大巨头风格各异,却均堪称完美地解决了接班人问题。未来谁主沉浮,还看后来者如何主导企业在风云突变的市场中长久不衰。

 

  投诉率居高不下、超亿元骗补引发审计风暴、企业推诿责任…2013年家电业暴露的问题依旧触目惊心,健全标准在业界呼声中亟待出台,全行业规范有待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携手共建。

 

  消费升级、房地产、基建以及城镇化带动家电业效益好转,这些美好的愿景没能在2013年彻底实现。同时,中国出口迎来“后制造时代”,家电业两极分化格局仍将延续。这一状况,将随着电商冲击的增强在2014年愈演愈烈。无疑,明年各大家电巨头将各显神通,最终仍落实在一个“变”字之上。

 

  政策雨露逐渐褪去

  家电业步入多事之秋

 

  家电,这个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充分的行业,在过去的六年,却也成为政策扶持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2013年1月,家电下乡结束,6月1日,五类家电能效补贴截止,10月1日,包括平板电视、变频空调等在内的五类家电产品正式实行新能效标准。一轮轮政策退去和更迭,激发行业内在潜力,带动行业企稳回暖,也如同一个魔咒将行业的劣疾现形。垫付补贴占用资金、补贴程序繁琐、能效虚标泛滥,让政策落地与企业自身发展矛盾凸出,新的能效标准再次考验企业快速接招能力。

 

  所谓变相国策的能效“领跑者”制度或将不再实行,家电全行业将进入政策完全真空期时代。也意味着,家电市场化竞争更为充分。家长不管孩子了,让他们自己去摔打吧。家电政策是否该继续实施,一直备受争议。国家通过“有形之手”,极大地推动了家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多家知名企业骗补近亿元,而这仅是冰山一角。在政策落地同时配套体系如何成熟值得深思,不能再让监管沦为一句空话。尽快化有形为无形之手才是上策,企业丢掉“拐杖”,以实力入局。家电产业竞争格局将在2014年更为明晰。群雄逐鹿,生死出英雄。

 

  从早期的参与者,家电大佬们早就不甘寂寞地有意加入行规制定者的行列中去,中规中矩的传统经营方式的企业在这个异业竞争、交织的特殊时代,将被远远抛在奔跑中的大部队的后面。

 

  于是,家电企业先从行业内部扩张、转型,黑电企业跨界发展白电,白电企业扩张到利润较高的厨卫和小家电。下游零售企业向着电商、区域家电零售连锁业务延伸开去。

 

  中国家电企业向来不缺少规模巨人,今天巨人们转动偌大身躯,准备迎接多变且充满挑战的新世界。9月18日,美的集团结束历时半年的涉及资产逾900亿元整体上市步伐,正式登陆A股市场,实现恢复性增长。美的集团一举成为A股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

 

  但是,别忘了,在家电企业千亿俱乐部中,海尔、格力亦在蓄势待发,纷纷敲定冲击2000亿元规模的时间表。

 

  格力集团明推冰箱品牌晶弘,实则暗中启动多元化。海尔果断放弃收购GE家电,集团彻底从制造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型,牵手有着强大数据平台的阿里,足可见其在家电C2B领域的野心。2014年整体家电市场将延续今年的特征,洗牌分化依旧还在悄然进行,家电巨头依旧凭借定价权维持格局弱平衡。

 

  逼近年末,“双十一”的井喷销量,让很多家电厂商乐此不疲。然而高销售量的背后,是惊人的高达20%的消费投诉。相当一部分商家有借机搞点带文学色彩的噱头依旧在家电的营销中扮演重要角色。家电依旧是消费者投诉重灾区。仅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家电类投诉量是投诉总数的21.3%,夸大维修实施、售后条款不明、拖延服务时间等问题依旧凸显,而2013年全年投诉量或将同比再增四成。

 

  常年以高投诉率占据榜首,年年遭遇炮轰,一度让家电业的服务体系面临尴尬局面,家电约束力从严迫在眉睫。从家电巨头破冰联手“三包”,到私人定制化,到实现智慧家庭互联。服务已不是简单的产品的维修、管理,而成为家电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平台。 

 

  2013年里,智能、4D和互联网等概念好似双刃剑。将自身发展与概念有效结合的企业,营收状况、发展前景更加良好。固步自封、独守传统销售网络的家电巨头,遭遇到竞争对手的联合绞杀。电商和家电之间的结合日臻成熟,2014年电商渠道对传统家电行业的冲击会更加严重,互联网销售将成为家电企业必须重视的“快捷方式”。

 

  对于家电核心技术而言,OLED的价值远远超于业界预测,对CRT的取代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三星、松下、TCL均在大力布局,普及终端。然而液晶面板似乎不甘于就此隐退,OLED能否真正完全取代LED,是否如终端厂商的4G时代成为家电厂商下一个分水岭,还需看市场演变。避免一拥而上,避免CRT悲剧重演,理性布局才是智者。

 

  从海外市场来看,过去一段时间,日本出现家电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状况,日企亏损不断,裁员、卖房带来短期业绩的改善却无法改变盈利江河日下的局面。中国家电企业在本土市场异常强势,然而未来在中国市场实现较大增长难上加难,家电企业从中国向海外市场延伸将成为趋势。中国企业加大国际开发力度,与韩企抢占日本份额的同时加快逐鹿国际市场。

 

  挥别2013年,涨价谁说了算?坚守传统和拥抱创新如何平衡?这些问题依旧将在2014年让整体家电业深思和探索。智者未必是强者,而强者必须是智者,通晓择机而动、通力合作,时刻保持创新、开放思维,才能在低迷中全身而退,在竞争中大获全胜。

 

  互联网企业大举侵袭

  传统家电制造商被逼融合

 

  移动互联网一夜间浮现于传统产业的边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渗透、靠拢。家电向智能化、IT化、网络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4G技术所带来的数据提升,加速家电企业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型。

 

  在传统电视产业,今年整体电视总销量增速放缓,甚至萎缩、出现下降,家电企业纷纷调低今年销量。三块屏的迅速崛起严重挤压黑电第四块大屏空间,电视市场被平板电脑和手机分流。以电视为主的电视厂商利润趋薄,家电企业纷纷高举互联网战略,以电视带动周边产品销售。

 

  虽然起初大多家电巨头不愿承认,IT化依旧悄然在企业内部扎根、分化。在IT厂商叫嚣着进军智能家电领域,改变电视的传统玩法。家电巨头抬头以对,大度拥抱在今天早已泛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并向这个时代大声呼喊着携带互联网基因新家电形态的明天。

 

  从最早的冠捷3.6亿美元收购飞利浦平板电视,神舟、七喜、华硕推出液晶电视,清华同方、明基电视产品量级布局中国市场,众多IT品牌与康佳、创维、TCL的液晶电视站在一起。

 

  今天,一改保守态势,谷歌、苹果、联想、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先后入局,升级传统电视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引发同洲电子、百视通等各路资本追逐,阿里更是发布打通电视屏幕与电商后台及支付的智能操作系统,以颠覆者姿态、以低价策略叫板,并迅速抱团、结盟。而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代表小米的雷军与代表格力的董明珠高达10亿元的巨赌,也让国人领略到新一代互联网大鳄对传统家电业的虎视眈眈。

 

  互联网巨头的冲击,触动了家电企业的神经。家电巨头选择各自不同的自卫与反击方式,原有的思维模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TCL、爱奇艺牵手、创维海尔与阿里结盟、长虹以家庭互联网布局客厅入口、海信康佳走了一条自我革命之路。

 

  在这场硬仗中,智能电视成为巨头们抢先布局的核心。谁在连接用户入口的智能电视的抢夺上占据上风,谁就能掌握更多的家庭入口。对终端的入口优势的共识,让各路诸侯在客厅战的争夺热闹非凡。互联网的进入,让各电视厂商意识到用户的存在,开始打造自身电视品牌的应用商店高附加值产品。未来,质的盈利、立体业务模式、新的服务体系升级在全产业链正在不断被催生。

 

  虽然涌入者众多,看起来很热闹,但是这个产业链上各环节盈利水平尚待突破,内容集成播控平台方往往被束之高阁。

 

  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家电厂商,风光无限的背后是物流、渠道、技术无法弥补的短板,单打独斗显然无优势可言。然而如何分享利益形成合力成为一道难题。这是一次长跑,仅仅才刚刚开始。


  雷军与董明珠10亿元对赌家电业明天

  渠道之争抑或服务之争

 

  一场有趣的世纪赌约,形成于两家有着不同基因的企业老总的唇枪舌剑中,在2013年末掀起业界波澜,一时引爆话题。虽然他们彼此并不认为会直接成为竞争对手,董明珠与雷军之间的对赌,已显然不是简单的企业领袖或者企业之间的赌约,而是一场传统家电企业与IT新军的对碰,也是两种模式的较量。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在此时此刻,善于谋略、执着于寻求共同理念合作伙伴的马云,选择站在了董明珠的身边。

 

  售后服务和饥饿营销分属于不同的概念,直接比较并不能体现出现代IT产业和传统家电产业之间的区别及联系,表面看两位大佬之间的对赌并没有实在意义。然而互联网的基础是制造业,制造业升级需要依靠互联网,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左右手”。

 

  在董明珠言辞之间,其两次提到有可能和阿里合作。在不久的将来,马云与董明珠的牵手也许真成为可能。阿里与格力的合作,是渠道的结合,同时不排除阿里将自己的渠道对格力品牌进行大力推广。对于不缺钱的阿里和格力而言,合作延伸到资本层面那是分分钟的事。

 

  五年之内小米用营业额击败格力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正如马云所言销售额的超过并不意味企业模式更好。传统制造业格力如何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具有创新动力的小米如何保持长久不衰,都对企业提出更高的挑战。

 

  小家电业市场乱象丛生 

  质次利高为行业诟病

 

  小家电目前可以说是传统家电制造业产品环节中最为市场垢病,也是被业内公认利润空间最大的产业。目前各大家电巨头都瞅准这块领域,集中进军高端领域,抢占高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三星、LG松下、夏普等外资巨头2013年加快在华布局步伐。国产品牌先后入局高端厨电、空气净化器等细分领域。

 

  然而2013年,小家电质量问题频发,成为工商部门的众矢之的。2013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责令65种不合格小家电退市,电水壶、电吹风、电烤箱、榨汁机等,众多知名品牌榜上有名。11月,温州市工商局对小家电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查,在抽检的42批次小家电样品中,有11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抽检的合格率为73.8%。济南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涉及小家电消费投诉就超30起。

 

  在《证券日报》记者过去一年的实地调查中,小家电市场乱象丛生,小家电“一机多牌”、上榜推荐虚假宣传、虚标产品性能、厂家伪造地址、售后体系严重不规范问题屡见不鲜。而实际小家电部分产品因被赋予高附加值利润就可达成本的三成以上,高端产品更为甚之。而这些问题在2014年仍将延续。

 

  小家电产品问题凸显与我国标准的不健全不无关系。我国家电标准的强制性和推荐性之分,推荐标准的可有可无成为企业责任推诿的理由,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让企业钻了空子。尽快出台行业标准明确的规定与限制成为多年来业内呼吁的焦点,小家电市场不成熟的竞争市场规范迫在眉睫,市场潜规则不能如此猖狂下去。

 

   三大巨头齐转身 

  差异化选择各有各招

 

  “再不转型就要被淘汰了。”这成为2013年家电企业生存状态最真实的写照。

 

  在转型的道路上,三大巨头争先恐后。然而,三者在企业战略上,差异化越发明显。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家电制造企业中达到千亿级规模的三家企业先后开启了新老更替之路。

 

  一度扩张式的高速发展,让美的规模膨胀,经济效益呈现下降趋势。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当机立断,放弃了传统家族式经营模式,交出权杖让美的进入了职业经理人掌控话语权的时代。实际上,何享健早在2010年就提出美的转型,不是受迫于外部因素而是对美的自身的考量,美的高层集体调整。不同于传统民营企业“子承父业”,何享健的一次完美转身,让民营企业传承有了新的思考,也让民营企业建立全球市场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有了借鉴。

 

  可以说,目前整个集团战略转型基本到位,通过大手笔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放弃和削减竞争力弱项,美的走向集约化发展道路。9月18日,资产体量庞大的美的集团完成整体上市,可谓中国民企最大的资本事件,美的再设“护城河”,上市后美的集团整合效应能否发挥到极致,调整地是否彻底将在资本市场的长河中得到验证。

 

  白电领域佼佼者的海尔,此前几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业绩增长,而2007年后海尔增速下滑,如何让企业拥有更大的后劲,如何拥抱互联网,一度成为海尔精神领袖张瑞敏最为着急的事。海尔与阿里的合作,海尔对接拥有电商平台优势的阿里,将制造基因与互联网基因进行了一次深度融合,顺带将自身配送体系营销出去,还获得大笔资金入账。

 

  阿里与海尔的合作,亦是在给自己修路。过去阿里的路只修到了城市的边缘,而与海尔合作后,将这条路修到中国三级、四级市场。此次合作成为电商打响进军三级、四级市场第一枪。

 

  经历了朱董配、董周配、董黄配的格力,随着明星企业家朱江洪的离任,进入董明珠全面掌权时代,彻底浇熄管理层和大股东斗争苗头。2013年第一份格力电器年报对于董明珠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朱董配时代,董明珠一直为策略的参与者。上任一年来,董明珠延续朱江洪格力一贯风格,在格力细部微调,并完成了对晶弘的间接控股,代言晶弘。

 

  董明珠对晶弘品牌扶持力度的加大,甚至要启用小家电大松品牌,让格力多元化日趋明朗。从董明珠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格力产品线各自品牌清晰的分工,在格力电器保持空调血脉的纯正,使用大松品牌替代格力小家电,通过晶弘实现曲线冰箱制造。与此同时,格力暗中在销售渠道上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抛弃与经销商组建销售公司,成立独立于格力由一个公司掌控的渠道体系,大力增设形象化消费者体验店,吸引国际品牌进驻,让渠道的分拆上市成为可能。格力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营收2000亿元,靠空调等强势产品博利润空间,格力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要实现这一愿景,显然多元化借力成为必走之路。

 

  虽然三大巨头转身路线各异,但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共性:互联网时代来了,制造企业必须拥抱互联网。然而过度地异域扩张,企业必将遭遇抽血之痛。

 

  品牌竞争多元化 

  冰箱市场旧有格局生变

 

  新老交替和暗中涌动的多元化,成为2013年家电品牌新特点,而这一变化在冰箱领域尤为突出。在去年的品牌竞技中,昔日王者新飞光环没落,三洋自主品牌帝度不温不火缓慢布局,晶弘冰箱、奥马、扬子、航天等新生代品牌浮出水面,快速成长,而这一进一退或可能改变冰箱现有的“四老三新”格局。

 

  晶弘和奥马两家是冰箱新生代品牌代表,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晶弘获白电大佬格力经销商控股之后,目标直接冲击冰箱强势品牌,挑战美菱、海尔、海信、容声等。背靠大金主格力,晶弘冰箱进驻格力电器渠道,董明珠强势代言,在央视砸下巨资。而按照格力的多元化道路,对晶弘的后期投入必将持续发力,如何在多元化的同时不丢掉专业的优势,董明珠心中有数。

 

  奥马公司并不算家电新兴企业,在代工领域,奥马可谓名门老将。不过,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中,奥马在自主品牌的构建加大力度,有意另辟蹊径做中国冰箱的优衣库和七天连锁。不争五星级酒店反而做经济型、小型精品酒店,一向是奥马的战术,然而代工与自主品牌低价共存模式亦在争议中,让奥马成为家电业的另类典型,也伴随着质疑。奥马有技术,但缺乏品牌力,自主品牌的定位在于抢占介于蓝领和白领之间年轻群体,看似可取,但能否支撑长期的大量资金投入成为一道门槛。

 

  从中国冰箱市场来看,新品牌未来有望跻身到强势品牌,甚至进入到第一军团,市场格局或将由四老三新变成五足鼎立。奥马和晶弘未来还将持续并购。

 

  今年4月份,结束了与美的租约的荣事达正式回归合肥三洋怀抱,而此番回归,成为合肥三洋多品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时隔仅4个月,惠而浦以34亿元将合肥三洋51%的股份收编。入主合肥三洋是惠而浦重返中国市场的再次尝试。接手合肥三洋后,惠而浦在华将拥有四个品牌,势必会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内的一支劲军,实力不可小觑。惠而浦的回归将加剧我国白电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会加速本土家电企业战略转型的步伐。

 

  而三洋品牌也将有可能淡出中国市场。三洋产品目前销量居前,短期仍旧不能丢掉。帝度是合肥三洋自己的“孩子”,需尽快扶持长大。目前合肥三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三洋、帝度、惠而浦的产品和品牌定位处理好。

 

  对于多品牌路线的美的集团而言,美的、小天鹅品牌的共存共生,如何清晰定位实现多条腿走路成为业内企业共同的考验。

 

 

       2013年汽车业白皮书 市场量增价减问题车频频被曝光

 

\

 

       前言:年终临近,2013年汽车产销突破2100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已经板上钉钉。毫无疑问,合资品牌依然是今年车市的大赢家,反观自主品牌,自2010以来市场份额连年下滑,今年前10个月市场份额比2010年下滑了近7.2%,自主车企发展需要发力。

 

  但自主车企看上去也并没有那么悲观,国内几大汽车集团进行了汽车行业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众多合资车企中方营销精英纷纷支援自主车企,而这也许只是开始。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钓鱼岛事件深度影响下,2013年德系车获益良多,占据中国乘用车市场绝对优势,美系车紧随其后。但随着日系车的不甘寂寞,2014年汽车市场格局或许会别样不同。

 

  展望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不容乐观,随着一线、二线城市纷纷举起限购大旗,汽车企业明年的触角将更加深入到三线、四线、五线市场,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的竞争将更加惨烈。

 

  车市总量走高单价走低

 

  2013年即将过去,回头看整个汽车行业,表现颇有些“意外”。当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放缓、多个行业受到影响的同时,汽车行业却在“逆势”继续往上走。可以说,汽车业2013年实现超过2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无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

 

  销量总体走高的同时,汽车单价却在走低,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各个车系均在卯足劲争夺市场份额,德系无疑成为日系市场份额下滑,最大的受益者。同样在奔跑中的自主品牌,速度稍微慢了些,政府部门在公车采购方面开始直接采购自主品牌车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外长坐红旗”是其中的标志性事件。

 

  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汽车产销1998.93万辆和1986.01万辆,同比增长14.34%和13.53%。乘用车产销1630.29万辆和1615.18万辆,同比增长15.78%和15.10%。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083.33万辆,同比增长11.1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267.39万辆,同比增长49.11%。

 

  正是由于前11个月1986.01万辆的数据,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大胆预测,全年汽车产销量超过2100万辆没有悬念,整体增速有望达到10%。今后五年到十年内,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速度达到8%到10%是可以预期的。

 

  我们不禁需要反问,作为调节之手的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去刺激汽车行业,其销量仍在继续向上走,何故?毋庸置疑,刚需在中间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北京等地有限购政策。但需求这个盘子仍然很大,中国的汽车市场还处在增长周期。

 

  车市也非阳光一片,产品结构相对失衡和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很突出,对于各大汽车厂商来说,这块蛋糕已经越来越难吃到了,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种激烈最直观的表象就是汽车价格的下降。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价格均在走低,部分经销商的效益较差,有的为了冲销量牺牲了利润。

 

  如一枚硬币,总有其正反面一样,汽车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同时折射出的是,汽车行业的竞争的加剧。

 

  厂家拒绝召回问题车频发生

 

  提到国内的车辆召回问题,多数车主或许都要“一声叹息”了。如车辆发生异响等,本来就很难鉴定,消费者维权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已经被鉴定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因为召回成本过高,厂商的“召回令”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大众的DSG召回事件可谓是今年的一个突出案例。最终大众“无奈”选择召回,离不开这样的背景:以央视3·15晚会为始点,众多媒体报道大众的DSG问题,大众的问题变得“家喻户晓”;国家质检总局对其的“三令五申”;众多车主对其的投诉。

 

  可以说,所有的问题,更多是从车主投诉开始,车主的维权之路通常是很漫长的。若问题被相关部门注意,或是被媒体关注,厂商的重视程度会更高一些。不过,在召回这一“成本颇高”的问题上,厂商通常都会避之不谈。

 

  众所周知,大众DSG召回涉及一汽大众车型和数量最多,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段时间有关一汽大众迈腾正时链条故障的车主投诉不绝于耳,购车说明书宣称迈腾车正时链条终身免维护,但厂商却把上述故障的责任推给车主,认为是车主保养不当造成,要求车主自费更换,而在众多迈腾车主要求厂家进行召回时,至今厂家都未正面回应媒体和车主的呼声。

 

  也就在最近,《证券日报》相继报道了广汽三菱劲炫存在的变速箱卡挡问题,广本凌派上市不足半年油箱便出现异响问题。面对车主们希望厂商召回问题车辆或是给出解决方案的请求,截至目前,厂商未给予车主任何答复。

 

  经销商把责任推给了厂商,厂商的答复遥遥无期,留下最弱势的车主们,不厌其烦地多次挂同一挡位,听着油箱发出的异响声,只好安慰自己,那是动听的音乐声。

 

  在确保消费者利益方面,现有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都有一定的缺陷,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本不用咨询厂家的意见,车辆出现问题,消费者维修产生的所有费用都由厂家负责。发现问题,厂家就需要召回,发生事故就涉及赔偿问题。有专家认为。

 

  明年3月份,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要实施了。新增的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毫无疑问,国内的召回制度正在一步步向前发展,只是步伐有些缓慢。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召回数量远远不够,美国召回汽车的数量要大于产量。然而,无论如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维权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海外车系在华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汽车这个江湖上,有实力抢到市场很重要,但有能力守住已有的市场、甚至把别人的抢过来更重要。今年,德系车演绎了这一“抢”的过程。日系丢掉的市场份额,主要被德系车填上了。

 

  回顾2011年,那时候,各系在国内汽车市场中的占比是这样的: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销售280.74万辆、238.47万辆、159.17万辆、117.23万辆和40.41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4%、16.48%、11%、8.1%和2.79%。德系车的市场份额差了日系车将近3个百分点,然而,从2012年开始,二者的局势完全与以往不同。2012年,日系乘用车共销售254.2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4%,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2.99%。德系乘用车共销售285.7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44%,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1.96%。

 

  2013年前10个月,德系、日系、美系轿车分别销售246.23万辆、169.03万辆、154.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37%、17.42%、15.96%。即使加上11月份的销量,日系、德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2.54万辆和26.44万辆,日系车仍是落后于德系车。

 

  面对德系车这一同样强势的竞争对手,日系车想翻身不容易。在钓鱼岛事件深刻影响日系车在华销量的同时,其它系均可以“渔翁得利”,得利最多的无疑是德系车,占据绝对优势,最成功的品牌莫过于大众,美系车紧随其后。

 

  反观,日系车在国内销量的下降,表面上看是由于中日政治因素影响,实则除此之外,更深层次的却是日系车长期存在的自身问题,顶尖的技术并没有进入中国,技术更新慢等等,这些都是日系车长期被诟病的问题。不过,日系车企业的反应还是非常迅速的,今年在推出新车、技术更新方面均有动作,拉动后半年销量上升明显。

 

  海外各系纷纷抢夺市场之余,从车型细分品种来看,一个共同点便是,SUV的热销。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的汽车销量增长SUV功不可没,几乎均是上一款火一款。消费者对SUV的追求已经不是越野性,而是实用性。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看来,SUV的热销也折射出中国汽车消费的升级,偏向实用性。SUV市场需求本身很大,随着紧凑型SUV的生产,未来几年内,SUV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自主品牌换个思路迂回前进

 

  自主品牌发展如何,决定了中国能否从汽车大国升级到汽车强国;自主品牌发展速度快慢,同样也决定了何时这个“大”字可以改为“强”字。而在这条路上,那些合资品牌的对手们不仅强大,而且也未停止进步,自主品牌要突出重围,谈何容易,不过,今年的自主品牌发展,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虽然市场占有率总体有所下滑,但是,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产品品质得到市场更多认可,品牌知名度在快速提升。

 

  2011年,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37%。2012年,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304.9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8.38%,占有率同比下降0.72%。2013年前10个月,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261.0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9%,占有率同比下降0.43%。

 

  需要提到的是,期间,乘用车整体销量均保持在10%以上的同比增长速度。自主品牌已有的蛋糕,逐渐在变小。

 

  蛋糕丢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便是,更多消费者开始注重车的交通工具属性,身份象征其次,这种转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并且很快会在整个汽车市场和消费群体中有所体现。汽车消费者更加务实、理性。这不仅仅体现在购车的价格上,售后服务上也会有体现。显然,目前的自主品牌还处于弱势,距离那些巨无霸企业,还有不少的距离。

 

  与此同时,一直以来,自主品牌走的都是低端路线,当合资品牌纷纷开始向下移,自主品牌抵挡能力不强。虽然部分企业曾表达出,自主品牌“技术相当过关、仅品牌知名度欠佳”,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加强技术仍是关键。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主品牌在市场上运作的时间也不短了,不妨换个思路发展,在市场中的相对弱项区寻求突破,避免与合资品牌硬碰硬。反观长城汽车,其坚定走的低端SUV路线,市场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总体来看,自主品牌2013年整体体现出的应该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忧的局面,吉利、比亚迪以及长城的表现仍然很抢眼。

 

  其实,我们应该给予自主品牌一个再长一些的时间,改变以销量论英雄的旧有思维十分迫切,自主品牌的销量压力大了,难免会变得有些浮躁和急躁,这对其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纵观目前的中国车市,不管是品牌美誉度,还是产品质量,合资品牌都领先于自主品牌。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政府公务车采购的扶持是一方面,自主品牌的品质提升才是扭转竞争劣势的根本,才能从合资品牌手中抢回更多的市场份额。

 

  今年6月份,外交部长王毅开始使用国产红旗轿车的消息发布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被业内解读为公车采购转向支持自主品牌的积极信号。

 

  舆论认为,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外交部开始采购自主品牌的红旗车作为部长王毅的公务用车,这种示范作用,必将影响和推动一些政府部门对自主品牌汽车的采购。

 

  也就在去年,工信部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412款候选车型均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则全部出局。

 

  随着各地政府陆续出台支持自主品牌的公车采购新政策,自主品牌企业也纷纷应势而动,针对公车市场积极推出车型,并期望公车采购对提升自主品牌形象产生积极示范作用时,然而,近期中央下发文件明确提出“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似乎再次让2014年自主品牌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限购给车市带来变数

 

  中国汽车市场存在“政策触发型”问题。就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纷纷举起限购大旗后,2013年天津、石家庄等二线城市纷纷跟风,汽车企业无奈之下,未来将更重视三线、四线、五线市场,这些地区也将有望成为撬动汽车市场的新杠杆。

 

  除了限购之外,当前国内还有很多制约和影响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比如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出台后,各地支持政策迟迟不见落实;比如为促进汽车流通领域健康发展正在修改完善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年年放“鸽子”;比如饱受诟病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也没能很好的保护消费者利益。

 

  12月15日,天津宣布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也就是“限购+限行”。对此次限购,天津市给出的理由是控量、防堵、治霾。

 

  与此同时,各地针对汽车购买与使用的限制措施日益升级。上海提出2014年3月1日起实施沪黄标车外环限行政策,石家庄2014年实行汽车单双号限行,北京2014年起机动车限行政策升级,这些必将为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面对一线市场愈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各车企瞄准三线、四线市场纷纷出招,希望能抢占这片蓝海市场的高地。随着三线、四线城市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内外交佳”的三线、四线市场,有望成为撬动汽车市场的新杠杆。

 

  然而,当前中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司空见惯,许多城市中心道路的时速低于20公里/小时,这种现象也开始向三线、四线城市蔓延。“治堵”成为许多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难题,一旦连三线、四线城市都跟风限购,汽车业发展会步入相对困难期。

 

  另外有关汽车政策出台、修改仍需要快马加鞭。譬如,《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一直被诟病,相关部门也表示要对其进行修改完善,就在8月份,还有消息称,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修改完善,修改的重点首先是要把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优先位置,细化有关条款,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然而,目前该《办法》扔处在“修改的路上”,进展缓慢。新的《办法》何时出炉,没有任何消息。用一位业内资深专家的话来说,便是“最要紧的几个政策推进都比较迟缓,各部委之间的协调问题很突出,缺乏必要的顶层设计”。

 

  国家除了逐步完善汽车方面的相关政策之外,另外核心技术是绕不过去的槛。“每个品牌背后都需要有其核心技术的支撑,才能立足。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没有核心技术这招‘鲜’,自主品牌就没法对等谈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强调。

 

  汽车集团密集调整高管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有不下140位车企部长级以上管理人员职务变动,仅一汽集团和江淮汽车集团就涉及到85人以上的工作调整。与往年不同,2013年人事调整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跟从化、建制化特征。

 

  在集团化方面,“四大三小”汽车集团均出现高层人事变动情况,上汽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陈虹接任党委书记,更是为这家国内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掌门人花落谁家埋下了伏笔。

 

  在规模化方面,一汽集团、广汽集团、江淮汽车可谓均创下近年来各家企业人事调整人数之最,一汽集团管理层轮岗人数就达25位之多,而江淮汽车则完全打破常规,部长级免职人数就达60多人。 

 

  在跟从化方面,宝马汽车首当其冲,从史登科退休后,高管团队一再有人离职。在建制化方面,广汽菲亚特可是一锅端,上至总经理,下至副总监,统统换人。与此同时,在豪华车领域,奥迪、宝马、奔驰均进行了人事调整,其中以奔驰撤换人员力度最大。

 

  2013年行将落幕,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增速日趋放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断被放大,这场年度人事调整布局的是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版图,《证券日报》希望通过此次人事变动盘点,能够让读者有所启发,让中国汽车人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记者注意到,今年人事调整涵盖了所有“四大三小”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集团。

 

  其中,一汽集团和长安汽车集团都涉及到掌门人的调整,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辞去集团旗下多家公司董事长职务,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升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

 

  与此同时,一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人事调整都很密集。一汽集团方面,一汽大众和一汽轿车从4月27日起进行管理层轮换,这是去年一汽集团人事调整的延续,有超过25名高管工作岗位调整;广汽集团方面,广汽集团管理层和旗下合资公司中方一把手几乎换了一遍,调整人数10人以上。

 

  说起今年欧美品牌人事变动最剧烈的莫过于宝马汽车,今年以来,宝马在华高管共有4位离职,分别是原宝马中国副总裁陆逸现加盟路虎、原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戴雷现加盟英菲尼迪、原华晨宝马销售副总裁段建军现加盟奔驰、MINI中国品牌管理副总裁现加盟亚马逊。

 

  而奔驰不遑多让,从8月份起,负责市场工作多年的毛京波担任奔驰北方大区总经理,而Christian Schroter将调任大客户及二手车部门担任二手车业务总监,并继续负责卡尔奔驰学院,王芳接管毛京波此前的工作; 9月,Jorg Wolf将卸任首席财务官的工作,返回戴姆勒总部。北京奔驰原首席财务官Holger Marquardt将接任。现任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并购部总监吴辰,将调任南方大区总经理一职,原华晨宝马销售副总裁段建军担任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

 

  此外,通用中国总裁也确定换人,由现任副总裁钱惠康将接任总裁执掌中国业务,这也是通用中国的首位华人总裁;菲亚特在华合资公司高管团队更是换的彻底,这都归结于菲亚特在华惨淡的销量。

 

  由于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日系品牌今年上半年销量仍处于低迷状态,为此日系当中的马自达和英菲迪尼更换了中国区域掌门人。

 

  而丰田则换掉了在华两个合资公司总经理,丰田汽车公司常务小林一弘将就任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本部副本部长;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川早人升任丰田汽车公司常务,同时担任中国区本部副本部长。

 

 

       2013年白酒业白皮书 高端酒遭棒喝 14家酒企市值蒸发逾四成 

 

\

 

       前言: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让酒企活得异常滋润,高端酒盛行的背后则是建立在“三公消费”基础上的畸形消费。然而,在经济增速放缓、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禁酒令等因素影响下,高端白酒遭到当头棒喝,价格大幅下滑,产品出现滞销。刚刚起步的白酒证券化也面临夭折。

 

  2013年,整个白酒行业被迫洗牌。一线酒企高端产品价格回落、服务下沉,给二线、三线酒企的产品销售及生存带来压力。整个白酒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高端白酒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推出定制酒、低价位酒、加强市场营销建设等成为酒企今年干得最多的事。但是,这次白酒行业调整极有可能是史上最大的一次调整,或将持续3年-5年的时间。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的游戏规则正在白酒行业上演。

 

  行业洗牌加剧 

  限制“三公消费”只是导火索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白酒产量在2012年已经达到1150万吨,营收达到4000亿元,远超“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2016年产能900万吨,营收3500亿元的行业规划。白酒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白酒“黄金十年”中,白酒的走俏掩盖了诸多弊端,高毛利下,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一线白酒企业的净利润站在了百亿元俱乐部中,而洋河股份、泸州老窖、酒鬼酒、沱牌舍得、老白干等酒企,也在高端酒的支撑下实现了大跃进式的增长。

 

  俗话说得好,萝卜快了不洗泥,白酒市场在“黄金十年”中变得“疯狂”。

 

  在商家拿到配额就能坐地生财的背景下,经销商不会去做市场营销服务,也不会主动开拓市场销售渠道。酒企则追逐更高的利润,放弃了低端产品的开发和培育,一心扑在高端酒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种缺乏市场服务、营销创新的团队,在暴风雨来临后,显得异常脆弱。因为,这是一种畸形的市场,白酒失去了其本来固有的属性,高端酒成为达官贵人的炫富工具。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禁酒令等政策的出台,白酒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2013年,白酒行业虽然已经在寒冬中调整了一年,但这仅仅是开始。

 

  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直接命中了白酒销售的要害,但总体来说,限制“三公消费”仅是一个导火索,酒价的非理性上涨,造成了存酒和收藏酒的盛行,时间的积累也让社会库存高企,限制“三公消费”只是起到了一个引爆的作用。在白酒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间,行业整体欠下许多债,包括销售渠道、经销商服务、市场营销等等,而这些债是早晚要还的。库存高企的商家在看到政策对高端酒的销售影响较大时,便纷纷抛货,这也就有了茅台在2300多元/瓶的高价一路下跌至900元/瓶左右,但是,900元/瓶并非是茅台的低部,在接盘者伸手接盘后,茅台的价格出现了短暂的反弹,这也是市场上侥幸心理的写照。而在今年中秋前后,销售旺季却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企业和商家终于醒悟。但此时,茅台和五粮液的价格一度跌到了850元/瓶和650元/瓶左右。

 

  据调查,一线白酒贵州茅台的社会库存经过今年上半年的消化,已经到了二批经销商手中,一批经销商手中库存压力较小。而五粮液由于之前的经销商、专卖店队伍庞大,社会库存也较大,经过上半年的降价销售,社会库存有极大的好转。虽然两大白酒龙头都做了许多努力,但是,价格再回到千元时代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现在,摆在酒企面前的是转型、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和服务体系,真正让白酒发挥其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消费品,而非建立在某些特殊群体上的特殊品。“名酒”回归“民酒”是大势所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根据市场需求而做出相应的产品。酒企与消费者建立一站式的服务,才能掌控市场、掌控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从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上不断地去创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市场发生了变化,酒企和经销商也必须做出转变,适者生存是硬道理,未来的白酒市场格局如何分割,就要看企业和经销商在此轮调整中如何来适应市场,并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转变。

 

  白酒板块失宠 

  14家酒企市值蒸发2490亿元

 

  白酒上市公司2013年的业绩表现与2011年和2012年相比,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同样,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市值的大幅蒸发足以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开始对白酒板块的“敬而远之”。

 

  数据统计显示,14家白酒企业在201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67.9亿元,平均增幅为42.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为247.83亿元,平均增长率为82.57%;2012年,14家白酒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054.6亿元,平均增长率为37.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382.65亿元,平均增长率为57.83%;2013年三季度,白酒企业的增幅则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仅有贵州茅台、青青稞酒和伊力特3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而其余10家企业的净利润出现下滑。统计显示,14家酒企2013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84.3亿元,同比下降10.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58亿元,同比下降48.92%;其中,酒鬼酒、沱牌舍得和水井坊的降幅最大,净利润同比下降95.56%、97.06%和89.10%。

 

  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与其遭遇到的政策影响及市场变化有巨大的关系。快速发展起来的白酒行业,是建立在宏观经济走强、“三公消费”基础上的。然而,企业和经销商将大量的产品和精力都用在这些特殊的销售目标群体中时,危险已经存在,只是被快速的膨胀蒙蔽了双眼。当高端酒原有的销售渠道被“封死”,新产品尚未补位时,酒企的业绩大幅下滑则是必然。

 

  另外,曾经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白酒板块在2013年不再成为它们眼中的“香馍馍”,机构的离场让白酒板块市值蒸发严重。

 

  统计显示,14家白酒上市公司从年初的总市值5872.8亿元,一路狂泻。截至12月17日,14家白酒企业的总市值仅为3382.45亿元。也就是说,近一年时间内,14家白酒企业市值蒸发2490.35亿元,亦即蒸发逾四成。

 

  纵观白酒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去年年底至今,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减持数量都在增加,而股东的流动性也较大。也就是说,机构对于白酒公司处于谨慎状态,在国家政策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没有松动的情况下,酒企转型没有出现显著效果时,机构投资者投资白酒时不会再现出以前的热情。因为,资本是逐利的,也喜欢找有故事讲的行业,而白酒行业的调整需要3年-5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内,除非酒企有故事可讲,否则很难再调动起投资者的味觉。不过,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业,经过调整期后会继续前行,因此,建议投资者对中国的白酒行业做长线投资。

 

  批条时代终结 

  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在白酒“黄金十年”期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高端酒市场畅销,如果能拿到他们的经销权,则会坐地生财。为此,一些经销商为获得更多的配额,会采取请领导批条子的方式来获得配额。如今,市场的变化也改变了酒企和经销商的关系。

 

  为应对销量下滑,贵州茅台敞开经销渠道,采取“特约经销商”的方式吸引了部分经销商的加入。只要在10月份之前打款,最低31吨起,价格为999元/瓶,就能成为茅台的特约经销商,而一年后,可以享受茅台819元/瓶的出厂价。此政策一经推出,便获得了部分经销商的青睐。茅台“以价取胜”转为“以量取胜”初战高捷。

 

  白酒巨头五粮液在行业调整期内,首先推出七大营销中心,服务下沉与经销商共同应对行业变化,目前七大营销中心改为七大分公司的工作正在进行中。而公司推出的五粮液头曲、特曲、特曲精品等腰部产品后,还通过技术创新推出了低度系列酒,并获得不错的招商。

 

  在五粮液的战略中,五粮液除了依靠五粮液主品牌外,要打造多个体量超过10亿元的子品牌,其中,五粮春和五粮醇都是销售额过10亿元的品牌。

 

  另外,随着市场的深入调整,做出转型的不仅仅只有酒企,经销商队伍也必须转型。不适应市场需要的经销商会退出市场。因此,也就有了大型酒企经销商倒戈,专卖店关门的事件。

 

  通过茅台和五粮液上述举措,透露出企业已经看清了市场的变化。单纯依赖高端酒销售为主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而全产品、全价位体系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石。另外,白酒市场在此轮调整中已经从卖方市场开始转为买方市场。企业必须开发适合消费者、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而经销商则必须有服务市场的能力,曾经在特殊渠道销售的经销商由于缺乏市场渠道、营销手段等,其退出也是正常的,因为市场永远会遵循“有进来的就有退出的”的规律。

 

  业外资本频频“入侵” 

  跨界经营困难重重

 

  曾几何时,白酒一直是资本的宠儿。大型集团公司利用雄厚的资本通过整合区域酒企进入到该行业。先有维维乳业,后有联想控股,白酒市场并购潮风起云涌。

 

  9月28日,天津荣程集团与泸州市合江县政府正式签署10万吨白酒基地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约120亿元。10月13日,泸州老窖集团与台湾统一集团旗下世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华企”)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在泸州建立清香型白酒酿造基地,初步规划年产清香型白酒4万吨,预计总投资额将达30亿元。10月23日,中国平安集团与宜宾红楼梦酒业正式签署协议并达成战略合作,平安集团投资共计5亿元,帮助红楼梦酒业在品牌、渠道建设及技改等方面进行改造。11月5日,娃哈哈集团与贵州省仁怀市政府签订白酒战略投资协议,入驻仁怀市白酒工业园区,一期投资额或高达150亿元。11月30日,大元股份发布重大事项进展,拟收购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

 

  上述一系列事件都在书写资本对于白酒的热爱。然而,爱酒与酿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资本在白酒行业中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风浪,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案例来证明。

 

  丰联酒业“喝”下4家酒企成为业外资本进入白酒行业的经典案例。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丰联先后斥资收购了武陵酒业、板城烧锅、孔府家酒和安徽文王酒业4家地方白酒厂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丰联旗下的4家酒企并没有在资本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文化融合和人员整合都耗费了丰联酒业大量的精力。

 

  虽然白酒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期,行业的整合及兼并重组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跨界并购对酒企的发展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目前尚无成功案例。但是,有实力的酒企在全国的布局中,应该考虑去兼并重组一些优质的好的企业。

 

  另外,业外资本对白酒行业的预判性依然不足,目前并购不是最好的时期。同时,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企业需要从管理、营销、品牌打造等各方面进行提升,如果外界资本仅仅重在资本进入,而忽视在先进管理技术等方面与白酒企业融合的话,这样的“饮酒”意义不大,很难对白酒行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11月2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一方面强化白酒生产许可,另一方面严格规范白酒标签标识,将区分“固态法”及“液态法”。此外,也将加强对白酒加工小作坊的监管。12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部署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求白酒生产企业从切实控制白酒中塑化剂污染、严格规范白酒标签等7个方面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保障白酒质量安全。

 

  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白酒行业环境,同时完善退出机制,有利于行业淘汰过剩、落后产能,能够推动白酒行业优胜劣汰过程,对于白酒行业内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将能起到一定的正面激励作用。

 

  事实上,中国白酒企业目前有几万家,但是,能称得上规模的仅有一千多家,白酒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白酒安全问题在去年塑化剂事件后被逐渐放大。白酒安全问题被提上管理者的日程,《通知》中明确了白酒生产许可过程全环节质量的控制,并明确塑化剂指标等问题也被列入审查细则。而此次国家对于白酒生产许可证态度的趋严,也预示着行业进入门槛的进一步提升。

 

  其实,在此轮调整期内,多数白酒企业的销售出现大幅下滑,而一些区域名酒却保持了同比增长,只是增速放缓。而那些不是很出名的酒企面对行业调整,市场销售被挤压,生存现状不容乐观。未来的白酒市场格局必将发生变化,而拥有资金实力、品牌实力的一线大酒企,只要战略调整到位,市场服务真正体现在渠道方面,那么,此轮调整对它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机会。而拥有渠道优势、品质优良的区域名酒在占有区域地盘优势的同时,只要跟上新渠道建设的步伐,其未来业绩可期。

 

  在酒企大佬看来,3年后,中国的白酒市场或许迎来一波兼并重组潮,而那时候,将有一半的小酒企退出市场。而国家通过食品安全、严格标识等措施来淘汰掉一批影响食品安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小酒厂。

 

  食药总局重拳整肃 

  行业优胜劣汰将加速

  高端酒销售遇阻 

  企业猛推腰部产品“御寒”

 

  53度飞天茅台价格从2300元/瓶到如今的850元/瓶-900元/瓶,五粮液的价格也出现腰斩。水井坊、沱牌舍得、酒鬼酒、泸州老窖的1573等高端产品出现销售遇阻,甚至部分产品出现滞销。作为白酒行业风向标的糖酒会在2013年也变得萧条。

 

  据调查,2013年秋季糖酒会参会人员大幅减少,参会的经销商与往年秋季糖酒会相比下降了一半,与春季糖酒会相比,不足其三分之一。因此,今年的秋季糖酒会成为史上最冷清的糖酒会。

 

  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在高端酒盛行时,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于是千元酒登上每家酒企的价格体系中。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禁酒令的打压,库存高企的经销商纷纷抛货,于是被市场“捧”起来的价格体系开始走“滑梯”。而曾经以高端酒支撑起的企业业绩受到重创,酒企为了突围,开始转型腰部产品的开发及推广。

 

  在武汉秋季糖酒会上,不少酒企纷纷推出中低价位产品来应对行业变局。包括泸州老窖推出定价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之间的新品“泸小二”,沱牌舍得推出价格在100元-300元之间的曲酒系列产品。

 

  另外,五粮液也加大了腰部产品战略,推出五粮特曲精品、五粮特曲、五粮头曲三款产品,其中五粮特曲精品价格在400元-500元,五粮特曲为300元-400元,五粮头曲为200元-300元。贵州茅台虽然没有推新品,但也对旗下产品酱酒、仁酒降价,价位定在399元和299元,在原来价位上降了一半。

 

  12月8日,水井坊也宣布,将推出名为“臻酿八号”的新产品,这款产品的零售价定为428元/瓶。

 

  茅台和五粮液的价格下滑挤压了地方名酒和次高端酒企的产品,沱牌舍得、水井坊的业绩大幅下滑就是例证。水井坊最终选择不再“守价”,推出腰部产品来扩充自己的产品线,思路是对的,但是在推广中,水井坊产品是否能获得好的招商还有待观察。

 

  在高端酒销售遇阻的情况下,企业增加品牌系列战略是正确的。不过,推低价位酒来弥补高端酒滞销带来的销售下滑,短期内是不可能见到实效的。因为新品从上市推广到消费者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不是所有酒企推出的腰部产品都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这里比拼的不仅是酒的品质、市场营销,还有企业的品牌效应。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价格下沉后,给次高端酒企带来的压力不是靠推新品能解决的。酒企已经意识到从单一的专攻高端酒带来的业绩风险,做全品牌战略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当大家都在推腰部产品时,酒企们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需要从招商、品牌推广、市场服务等各个环节从头开始做。不过,作为一线酒企的五粮液推出的“头曲、特曲和特曲精品”在上市后的几个月后,已经取得不错的业绩。在五粮液人士看来,上述三款产品今年完成2亿元的目标肯定没问题。

 

  当腰部产品成为众多酒企要着力打造的战略产品时,谁能赢得经销商的喜爱、消费者的认可,那么它们的转型则是成功的。但是,从目前来看,一切都是未知数。

 

  白酒证券化遇冷 

  纸白酒停留在梦想中

 

  2012年,曾经在白酒行业掀起“上市”热潮的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下称上海酒交所),在去年实现了多家酒企产品在该平台上上市交易。而今年,虽然也有酒企产品上市交易,但是,这些产品都是一些名气较小的产品。

 

  上海酒交所官网统计显示,截至12月17日,共有15只酒产品在交易,其中,涉及白酒产品有10只。包括国窖1573·中国品味2011、水晶舍得2012珍藏版、陕西西凤酒的国典凤香、古井贡原浆酒、景芝酒业的国标芝香、浙江致中和国养国际金奖2012、洛阳杜康的酒祖杜康传奇、黄山头酒业的容天下纪念酒、重庆诗仙太白的95金樽、茅台神州2013等。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产品中,多数产品的价格已经跌破发行价,价格出现腰斩。有的产品的交易量为零。可以说,上海酒交所的交投相当冷清。

 

  另外,国内除了上海酒交所外,还有四川酒交所、贵州酒交所、金马甲,深圳也有两家酒业交易中心。虽然酒交所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仅有上海酒交所的规模较大,其它酒交所并没有吸引更多的酒企发行产品。

 

  白酒证券化遭冷遇,发行产品价格出现腰斩,与线下传统渠道的酒价格出现腰斩相吻合。事实上,当初白酒企业选择登陆上海酒交所,茅台的市场价格在2000元/瓶左右,其出厂价仅有819元/瓶。酒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酒交所平台树立起产品的价格标杆,因为酒交所的口号是“出厂价就是发行价”,而消费者在酒交所买到的酒是线下价格的一半。另外,年收益达15%的诱惑也让一些投机者加入申购的队伍中。可以说,上海酒交所成立时,各方都怀揣着梦想,但是,白酒行业的调整,让整个酒行业进入挤泡沫阶段,线上线下无一幸免。用“生不逢时”来形容酒交所或许不为过。

 

  但是,酒交所的出现也是白酒行业转型中的一个新亮点,其未来能否像国外红酒交易中心那样成为一棵常青树,从目前来,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酒交所做更多的工作。酒交所申购流程必须简约化,如果能像电商那样购买便利,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消费者去购买、交易、消费。另外,信息的不对称则要求酒交所加大品牌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酒企、经销商走上这个平台,增加交易活跃度。但是,这条路会比较坎坷,让白酒变成真正的理财产品,酒交所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cccb168 或查找公众号 北京潮商会微刊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