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央视《国宝档案》讲述《汕大往事》


1979年初,开始筹办汕头大学。1980年5月成立了以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同志为主任的汕头大学筹备委员会。国际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与庄世平先生商定,毅然捐巨资促成在潮汕地区兴办大学的义举。
1981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叶剑英元帅亲题校名。


1983年10月10日,汕头大学第一期工程开建。开工不久,为了方便汕大与世界各个大学的学术交流,李嘉诚捐资数千万成立了香港汕头大学基金会有限公司,为派遣出国留学生提供充足的经费保证。
1984年1月1日,汕头大学举行奠基典礼,拉开校园建设的序幕。李嘉诚出席并剪彩,并表示“要将汕大办成一流大学”。

1991年,被列为第一批本科招生录取院校。199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研究生自主招生。1996年12月,该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8年,被国务院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1年,设置“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学分制和英语提升计划改革启动。2006年4月,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部分项目验收。2007年《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列全国第53名、综合性大学第14名。2007年4月,名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行列。2008年,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1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两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在中国高校nature & 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列全国第9名,为广东省唯一入榜高校。2011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77%,居全省一本高校之首;获批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1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本硕连读生,成为中国内地首家与境外著名大学开展临床医学教育合作的学校。
2012年9月,获批设立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汕大被列入教育部“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9月,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广东省汕头市创办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GTIIT)。2015年3月,商学院全部本科专业通过EPAS国际认证。 4月9日,由汕头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筹建。

从1979年开始筹建,到1990年落成,再到如今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汕头大学正是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诞生和发展。她改变了汕头的教育状况,也给无数学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汕头大学作为省实验室的启动区,将为省实验室提供使用场地,配备相应人力与设备,汕头大学化学与材料学科研团队也将作为核心研究团队,积极参与省实验室建设,在实验平台以及文献数据库等软硬件设施上与省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项目建设、共同培养研究生等方式与省实验室开展全面合作。


加油,汕大。加油,汕大的学子们。
更多资讯请关注
北京潮商会微刊公众号
cccb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