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当前位置/ 首页/ 商机聚焦/ 正文

內企走出去引發無限商機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中國內地通向世界的「南大門」,隨中國經濟實力飛升,香港更成為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投資推廣署作為吸引海內外企業落戶香港的機構,其署長賈沛年(Simon Galpin)表示,內地企業進駐香港,不僅是單純為了取得上市地位,更重要的是利用香港的這個面向國際的平台,以實現他們進軍海外的美夢。他說,香港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二是鼓勵更多從事法律、會計及顧問服務的公司來港拓展業務,加強對香港金融業支援。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反中國經濟卻固若金湯。在「東起西落」的經濟形勢下,對內地企業而言,西方世界的資產實在變得相當吸引,這亦促使內地企業意圖併購外國資產,從而推動企業國際化。香港作為國際級金融中心,與國際社會可說是「無縫連接」,在當下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自然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

  

       經香港進軍海外最方便

  

       賈沛年說,內地企業來港,不僅單純是籌集資金、利用港交所(388)這個集資平台,從而取得上市地位,背後更遠大的目標,是利用香港與國際之間聯繫,與國際級投行進行融資活動。故此,他認為,除了鼓勵更多金融機構來港開業,更要吸引提供與融資活動相關的法律、會計及顧問的企業進駐香港,從而為在香港進行的海外併購活動提供「一站式」服務。

  

       即使歐美經濟仍未從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中復蘇過來,但屹今為止,倫敦及紐約仍然是國際級金融中心。那麼,相對於上述地區,香港又有何優勢?賈沛年認為,至目前為止,香港既是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在語言及文化上,亦又與內地相當接近,鄰近地區無法相比,故內地企業進軍海外時,均視香港為必然跳板。

  

       金融服務在港需求殷切

  

       賈沛年繼續指出香港對內地企業的吸引力:「香港既是低稅率地區,既不用繳納股息稅,又容許資金在這金融中心自由流動,相對內地卻施行資金流動管制,加上在香港從事與金融相關活動的風險,比內地低得多,故此從內地企業的角度而言,要進行發債、購買資產,以至進行大型海外併購活動,香港實在至為方便。」

  

       為了增加更多與金融業相關的活動在港發生,投資推廣署近年致力對外推銷,藉此促進更多海外從事與金融活動相關的律師行進駐香港。賈沛年說:「在投資推廣署大力推廣下,近年已有來自西班牙巴塞羅拿的律師行願意進軍香港,這已足以證明相關服務在香港十分殷切,同時亦引發無限商機。」

  

       致力吸引東盟企業來港

  

       另一方面,除了致力吸引內地以及海外企業進駐香港,藉以維持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賈沛年表示,投資推廣署未來的工作,將致力吸引東盟國家來港設立辦事處,期望可為香港開拓新商機。

  

       賈沛年說,對香港而言,東盟市場具有龐大拓展潛力,加上近年當地企業實力日漸雄厚,可視為招攬來港投資的目標:「其一,當地經濟近年發展迅速;其二,當地金融業亦漸趨成熟,來自東盟地區的企業,絕對適合落戶香港,並且在香港拓展其業務。」

  

       東盟目前有10名正式成員國,全部來自東南亞國家,包括泰國、越南、印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在1997年,受亞洲金融風暴衝擊後,致力加強其經濟實力,以及完成企業體系改革,及至近年經濟完全復蘇之餘,亦衍生新一批企業,當中部分更銳意開拓海外市場。當下歐美經濟尚未復元、當地巨企看似「步向黃昏」之際,來自東盟的大企業卻顯得頗有活力,與西方大企業形成強烈對比。

  

       賈沛年表示,當地旅遊、食品、以及金融等行業,均頗具實力,而她們近年亦積極考慮擴充其業務至海外地區,故吸引該等公司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成為香港開拓新「外來者」的重要來源。

  

       賈沛年訪問重點

  

       內地企業來港不僅單純是籌集資金,背後更遠大的目標,是利用香港與國際之間聯繫,與國際級投行進行融資活動。

  

       東盟市場具有龐大拓展潛力,且當地企業的實力日漸雄厚,可視為招攬來港投資的目標。

  

       透過鼓勵外國創業家進駐香港,促進香港經濟之餘,亦吸引更多風險投資注意本港項目,讓香港登上更高的台階。

  

       在促進創業圈發展的問題上,香港應以倫敦、紐約及柏林三地為模仿對象。

  

       鼓勵海外創業家 落戶香港

  

       除了協助內地企業實現「走出去」,投資推廣署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向海外企業家及創業人推銷香港的優勢,從而讓他們落戶香港。賈沛年期望,透過鼓勵海外創業家進駐香港,讓新意念及新思維在香港匯聚之餘,更可令新品牌在香港落地生根,繼而萌芽及成長,這不僅有利香港經濟,亦吸引更多天使基金(Angel Funds)及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注視香港項目,讓香港登上更高的台階。

  

       走在時代尖端的香港,雖然位處多元文化交匯之地,但偏偏卻予人創新能力不足之感。隨世界步進「科網時代」,讓新科網品牌在香港「誕生」,可說是維持香港競爭力的重要一環。賈沛年說,海外創業者進駐香港之際,他們帶來的不只是就業機會,亦包括新技術及新產品,亦可燃起新意念,提升香港人的創造能力。

  

       再辦「Startmeup HK」

  

       究竟在吸引外國人才方面,香港有何優勢?賈沛年說:「香港除了是環球金融中心,在資訊傳播及科技人才亦頗具優勢,加上企業的市場觸覺敏銳,上述各項條件,足以讓海外企業及創業家,以香港為他們『落腳』的首選地方。」

  

       故此,為了吸引更多海外創業家注視香港,自2013年起,投資推廣署推出創業計劃「Startmeup HK」,提供機會予海外及香港創業者互相交流之餘,亦可讓更多從事風險投資者,留意香港本土項目。賈沛年說,去年舉辦的「Startmeup HK」活動令人十分鼓舞,隨香港的創業圈在過去一年轉趨活躍,他期望於今年11月再度舉辦的「Startmeup HK」,能夠吸引更多海內外初創企業參加,並且凝聚更多新意念,從而開啟更廣闊的創業之門。

  

       賈沛年嘆港 創業風氣薄弱

  

       香港要提倡創業風氣,就要從年輕人入手,鼓勵他們投身創業圈。不過,賈沛年慨嘆,香港的社會氛圍並不鼓勵創業,年輕人畢業後,大多礙於父母的壓力,只投身大企業工作為人生目標。這間接扼殺香港創業圈之餘,長遠亦局限了香港的創新能力,以及經濟的多樣性。他認為,香港在鼓勵更多創業例子一事上,應以倫敦、柏林及紐約為參考對象。

  

       家長期望扼殺創業欲

  

       事實上,當下香港不少企業家,在過去半個世紀是靠創業致富,隨香港經濟逐漸趨向成熟,香港賴以成功的創業精神,卻逐漸被當下的「現實主義」所遺忘。賈沛年說,當下的香港家長大家期望子女畢業後進入大公司工作,或成為專業人士,主因是此舉能夠給予他們子女較為安穩的生活,這不僅降低了香港年輕人投身創業圈的意欲,亦扼殺創業圈的成長。

  

       相比香港,西方國家的創業風氣卻活躍得多。賈沛年說:「以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及以色列為例,當地年輕人均視成功的創業人為模仿的對象,他們從進入大學之時,已視創業為其人生重要目標之一,故上述地區的年輕人在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就是投身當地的創業圈,走上創業之路。」

  

       矽谷及以色列的創業風氣如此盛行,一來是當地具有濃厚的創業風氣,二來是上述地區是不少科網或電訊企業的駐紮之地,其中以色列更因為須長期應付「以巴衝突」的緣故,需要大量軍工科技,而這亦直接創業圈在當地盛行。

  

       應效法紐、倫及柏林

  

       那麼,香港又應仿效上述地區的成功案例,以鼓勵香港的創業風氣?賈沛年認為「不是」,反而認為香港應以倫敦、紐約及柏林三地為模仿對象。他說:「上述三個地區與香港有很多共通之處,其一是三個地區均是國際級的金融中心;其二是三地均以匯聚新意念見稱;其三是其國際化的程度,與香港不相伯仲,在上述因素配合下,香港作為國際級的金融中心,可以上述地區為模仿對象。」

 

  

       創新及科技政策 借鏡外地


  

       香港的創新及科技局成立遲緩,令人憂慮。政府要有政策確保創新及科技順利發展,擔心投資者更會因資助不靈活及政府不重視創新及科技環境,而轉移至亞洲其他地區投資。筆者建議港府可參考一些在此方面發展成熟的國家,如愛沙尼亞、愛爾蘭、新加坡及以色列,這四個國家的政府積極實施並執行政策協助創新及科技業發展,包括資助及稅務優惠。建議政府直接資助,主要發給高風險項目,而且該項目一般會先由各公司競爭,這樣政府可確保資助發給最為合適的人選;至於政府的間接資助方面,主要是稅務優惠,包括低稅率、科研稅制、知識產權稅制等。

  

       以新加坡TIS為例

  

       國家研究基金會(NRF)為新加坡政府機構,大力投資在科技孵化(incubation)計劃(TIS)中。從2006年開始,NRF通過發展國家政策及規劃創新、企業和研究的策略,以決定新加坡的研發方向。在TIS計劃中,NRF會向每家初創科技公司投資高達總投資額的85%,或高達50萬坡幣(約合300萬港元),其餘則由科技孵化公司支付,只有新加坡的初創科技公司可以申請。該計劃,科技孵化公司可以選擇在頭兩年內以1.1倍的資本價格或三年內以1.15倍的資本價格回購NRF的股權比例。

  

       每個國家及地區的環境不盡相同,港府應參考上述政策後,自行分析並制訂措施。另建議政府參考筆者對創新及科技基金的意見,改善現有缺點,造福產業。稅項政策方面,我建議政府多聽取創新及科技業界意見,就我所知,稅項減免是必須的,每個注重創新及科技業的國家或地區均有優良的稅項優惠政策。現有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方面,我建議政府刪減冗長手續、增聘處理基金人手、妥善管理基金資源、加快審批程序。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 洪文正

  

       創新及科技的稅務優惠及資助政策(只列出部分國家)

新加坡 愛爾蘭 以色列

研發開支加計扣除 有 沒有 沒有

研發免稅額 沒有 有 沒有

(初創企業除外)

研發投資的加速折舊 有 沒有 沒有

即時寬減研發的資本開支 有 有 沒有

免除與研發有關的入息稅 有 有 有

(專利優惠稅制度) (商議制度) (只限獲批企業)

研發服務及公司的特別稅項優惠 有(商議制度) 沒有 有(只限獲批企業)

與產業、規模、地理有關的 有 沒有 有

特定稅項優惠 (只限小型公司) (只限獲批企業)

聯邦以下的稅項優惠 沒有 沒有 有

高科技設:羅兵鹹永道

投資推廣署署長 賈沛年

賈沛年認為香港應以倫敦、紐約及柏林三地為模仿對象。  記者馮俊文攝

  

         

      【責任編輯:鄧煜閩】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cccb168 或查找公众号 北京潮商会微刊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