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潮事

当前位置/ 首页/ 潮商潮事/ 正文

“不安分”的汕头青年

       以青年的理想和热情,切入社会发育,介入社区社群的改变。

 

       “汕头山水社”甚至还开发出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汕头山水社APP”。APP上是一个资讯平台,记录了他们搜集到的汕头历史文化信息,用户甚至可以通过APP及时向他们报料正在面临拆迁的建筑。

 

        “每次假期回家除了基本娱乐吃饭唱k,我们还能玩点什么?”几个不安分的汕头青年,在广州积累了丰富的公益活动经验,可是暑期回到家里,却发现没有公益氛围。于是,他们纷纷各自发起了多个“不安分”活动———“汕头青年坊”、“汕头山水社”等青年团队就这么组建起来。

 

        8月11日下午,汕头暑热炎炎。在市区内的一个文艺风格咖啡馆里,一下子挤进二十多个90后年轻人。他们是来参加这个暑期刚刚成立的“汕头青年坊”的线下活动。活动中,他们听到了一位同龄人讲述她创办“@读城Swatow”本地自媒体的过程。分享会楼下,另一帮大学生,正在跟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的工作人员,分享他们创办本土文化保育组织“汕头山水社”的暑期调研经历。

 

       发起这些项目的大学生都是汕头本地人,但都不在汕头读书,只是趁着暑假,把在北上广学到的公益实践经验,带回了家乡落地发芽。

 

       “不安分”青年坊

 

       “每次假期回家除了基本娱乐吃饭唱k,见下同学,我还想玩点什么,可是没有找到伴儿,也不知道可以干什么。咦?其他家乡青年在干什么呢?”“哎呀,北上广资源丰富,我们家乡是(二、三、四线)城市,没有什么好耍真无聊。”

 

       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感觉?

 

       今年寒假过后,来自汕头澄海的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小鱼突然发现,自己在广州积累下丰富的公益活动经验,回到家乡汕头却因为完全没有氛围而失去用武之地。于是,她跟朋友“公民阿霖”发起一个“青年坊youth fun城市青年联盟计划”。

 

       青年坊的宗旨是:通过各个城市(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的青年坊平台,将在外读书/工作假期回家的青年或者在家乡的青年人召集在一起,连接家乡本地的公益创新青年个人、团体、机构,通过多种载体,增进家乡青年人交流合作与发展,反作用于家乡本地的公益创新力量。

 

       今年暑假,受小鱼感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女生郭芸创办了线下的“汕头青年坊”。

 

       这个说话细声细气的女孩,却是学校各种社团活动的活跃分子,担任广外图书馆通识平台成员,艺术项目小组负责人。她找到一群年轻的同乡,本身对汕头青年文化的传承很感兴趣,一起来做一件“好玩”的事情。

 

       8月11日,他们举办了第一次的“不安分”活动。他们请来了6位汕头本土青年,来跟大家分享他们“不安分”的故事,并与大家交流关于推动汕头青年文化的想法。分享形式有点类似T ED,这些青年中,有华中科技大学T EDx成员,中山大学马丁堂学社成员,“有爱”商店店主等。分享的内容基本上围绕着他们在外地上学期间,参与社会创新的话题。言语间,不断激励青年人在汕头“做些事情”。

 

       这种形式的分享会在广州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汕头青年来说,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在提问环节,大家有些拘谨。

 

       郭芸设想中的汕头青年坊,是一个立足于地区的非营利团队,汕头青年坊的微博及豆瓣小站,将做成一个开放式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青年“空间”,一个“青年活动+汕头本地的社会创新项目”孵化器,一切都“关于新思想,新青年与新生活方式”。

 

       但目前的青年坊还是以做分享会为主。“有点单相输出,因为本地青年还需要先多学习。我想可以通过汕头青年坊,让本地青年多了解外面的一些活动形式,以后可以自己模仿发起一些活动,来改变整个汕头地区青年文化的状态。当然更大希望是提高每个人的公民意识,希望青年发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上,可以自发地用自己力量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郭芸的美好愿景。

 

       但他们马上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暑假快要结束了。他们只有寒暑假能回来,也曾希望和汕头大学的学生合作,但目前合作还未建立起来,资金运作也还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需要留到寒假再来解决了。

 

      一个人的媒体平台

 

       在“不安分”分享会上有一个嘉宾,是一名有点腼腆的女孩,讲着讲着时有一些停顿,以跟上自己思考的节奏。她叫肖瑞昀,目前还是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今 年2月 份 ,她 创 办 了 一 个 叫“读 城Sw atow”的本地自媒体,主要关注社会创新及文化培育方面。

 

       创办的初衷是因为,她回到家乡汕头,却发现如果想获得关于汕头的信息,各种本地论坛、各种微博上面会有很多东西,但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某些大号发的关于吃喝玩乐,那可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只能是一部分。我学的是新闻传播,专业上有个词叫‘拟态环境’,就是当我们接触的信息永远是玩乐,生活就会围绕这些信息转了。有时候改变现实的氛围很难,但网络能给个人很好的发展,特别是汕头这样资源匮乏的城市。”

 

      今年年初,她第一次去汕头的一栋民国时期老建筑香园,看到香园缺乏应有的保护很可惜,可是没有人听她说。于是,她自己办了这样一个自媒体,来承载她的各种碎碎念。在“@读城Sw atow”上,每天都有她个人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在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一个城市可读的地方在哪里?作为小城市,没有大城的人力财力,如何以自己的力量推动城市发展?读城君觉得,作为一个三线城市,本身资源很少。一个青年有抱负但思想和眼界被城市所限,那是件很可惜的事。所以如果可能,希望有活动或组织成立,可以以‘云智慧’为中心或品牌。”

 

       这是一个“服务型”的自媒体。她设想会做成这样几个部分:“青年志”是提供青年思想交流的平台;“城食记”搜罗本城的怀旧美食及本地独有食材的知识普及;“行志”介绍关于城市内的旅行和发现;“掘”寻找适合一个人思考或两个人私语的好地方。

 

       这个暑期,她计划探访各种公益类团队在汕头做的调研、支教和其他,本来打算参与,写份文字,就一些观察和借鉴别的地方给一些建议。但现实令她很失落:“汕头的很多所谓公益项目都非常不成熟!”

 

       但对于这个平台的定位,她还没有很明晰的想法,只是表示最近在关注社会创业方面。她的思考是:“潮汕地区的整个氛围都是比较重商的。提倡社会创业方面会不会更接地气呢?”为此,她在豆瓣小站上专门建了一个分类资料平台,吸引本地青年就此话题来参与讨论。

 

       走街串巷的山水社

 

       “8月11日,第九天。建筑组测量了永和街69号二层到五层的平面。建筑的楼柱网结构基本保持原状,整幢建筑采光良好,中心是一个采光天井。平面图大体已经绘制完成,只差门窗的布置和尺寸标注。如果能用来做小组的O ffice就好了。”这是“汕头山水社”豆瓣小站的调研日志,这个暑假,他们每天都在面临拆迁的汕头永和街、永泰街转悠,找居民聊天。

 

       这是一个由本土大学生发起的民间文物保护小组。通过分享本土老建筑及现状,汕头老照片,立志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推动更多人关注、反思、参与文物保护。小组成立于2009年,“山水社”意即“汕”的拆分。在成立初期,还是以拍摄照片为主,今年暑期,他们申请到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底层研究之文化保育项目的资金,才开始实地调研。

 

       山水社一共有二三十人,全部都是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发起人之一振华告诉南都记者:“小时候,我喜欢听爷爷讲汕头的故事。读书的时候,每周回家的公交车,会经过老市区绕一圈,所以几乎见证了整个老市区拆迁过程。父辈们总是说,汕头的问题由来已久,他们也不满政府的一些做法。但他们只是说,不会做,我是个行动派,所以那就由我来做吧。”

 

       2012年,他们出品了由本土青年摄影师拍摄的《鮀城札记》系列明信片,受到了本地媒体的关注和市场好评。今年2月份,发起保护汕头老建筑桂园的呼吁,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

 

       他们甚至还开发出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汕头山水社A PP”。A PP上是一个资讯平台,记录了他们搜集到的汕头历史文化信息,用户甚至可以通过A PP及时向他们报料正在面临拆迁的建筑。

 

       由于在家乡时间太短,所以他们整个暑期的行程安排得很满,每天都要花至少五六个小时泡在街区里面。其中一个成员境桐,甚至把去做调研叫做“去上班”。暑假期间,汕头酷热难耐,到8月中旬时一半的成员都先后中暑过。

 

       下一步他们打算对散落在老市区内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进行文物认定申请,远期目标是筹划一部以老市区居民口述的老汕头人文纪录片。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cccb168 或查找公众号 北京潮商会微刊 即可。